11月28日,斯堪尼亞國產化正式落地,斯堪尼亞在華工廠名字為斯堪尼亞制造(中國)有限公司。工廠位于南通如皋,是通過收購南通皋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而獲得了生產資質,是斯堪尼亞100%獨資的企業。
新工廠將成為斯堪尼亞繼歐洲和拉丁美洲工廠以后第三個全球生產基地,并且在2022年下半年第一臺國產斯堪尼亞就會下線。
如皋工廠成為全球第三生產基地
面向全球市場
根據斯堪尼亞中國總裁何墨池介紹,如皋工廠是斯堪尼亞在全球范圍內的第三個獨立生產基地。工廠注冊資金20億元,占地36萬平方米,其中廠房占地面積達到了15萬平方米。工廠一期工程主要是生產制造車輛底盤和駕駛室,包括駕駛室涂裝,二期計劃生產動力系統,包括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等。目前預計產能在5萬臺左右,未來將會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能。
作為斯堪尼亞在全球范圍內的第三個生產基地,其生產制造的產品除了滿足亞太地區以外,將會同歐洲、拉丁美洲的的兩個生產基地進行共享。當其他兩個生產基地產能不足時如皋生產基地將會作為補充,既如皋生產基地生產的產品是面向全球的。
而且得益于外貿政策,從中國生產制造的整車出口到其他地區和國家還有一些關稅優勢。根據斯堪尼亞方面透露,從中國制造出去的整車在關稅上要低于歐洲生產基地,未來斯堪尼亞或將會直接把中國制造的產品出口到其他地區,以降低市場售價獲得更多的用戶。
共享全球采購與生產體系
未來屬地采購將達到80%
國產化以后如何保證產品質量?針對于此,斯堪尼亞中國生產總監Ino C. Moberg(伊諾)詳細介紹了關于如皋工廠生產方面的事宜。首先如皋工廠關于生產的所有東西都是和其他兩個工廠一致,包括生產工具、生產流程、零部件采購流程、生產標準等等都是滿足斯堪尼亞的統一標準。
其次如皋工廠作為斯堪尼亞的第三個全球生產基地,將和其他兩個基地一起共享斯堪尼亞全球采購體系,并且納入斯堪尼亞全球生產系統當中。既在如皋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和目前進口的產品并沒有任何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生產地不一樣。
另外就是零部件采購,根據斯堪尼亞集團 中國采購辦公室經理李偉明介紹,如皋作為斯堪尼亞全球第三個生產基地,屬地化采購是必然的,并且未來屬地化采購將達到80%以上,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中國制造零部件進入斯堪尼亞供應商體系。
同時也歡迎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參與到斯堪尼亞可持續發展當中來,成為斯堪尼亞的一份子。另外為了保證產品的高可靠性,所有的零部件采購都是全球同一標準,不管是歐洲的工廠還是如皋的生產基地,拿到的零部件都是一樣的品質,不會因為屬地采購而放低標準,所以用戶而言,買到的車不論是瑞典制造還是中國如皋制造,都是一樣的可靠。
國產化以后價格會降低嗎?
說說大家比較關心的價格問題,聽到國產,第一反應就是價格會大幅降低,但是根據斯堪尼亞方面介紹,斯堪尼亞如皋生產基地是斯堪尼亞全球第三生產基地,采用斯堪尼亞全球采購系統,生產線、生產標準、零部件標準等等都是和其他兩個工廠一樣。
因此,在價格上也將會其他兩個生產基地相當,并不會因為在中國生產,就大幅降低價格。但是因為關稅、人員成本等綜合因素影響,在華生產的產品也會有一些本地化的價格優勢,但可能并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
如皋工廠的落地最大的作用是縮短交車周期,同時滿足本地化用戶個性化需求。以現在的進口模式為例,從訂車到交車,中間大概要經過4個月左右,如果是遇到旺季可能要到6個月,而如皋工廠投產以后,這一事件可能會縮短到2個月甚至更短。
如皋工廠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生產基地嗎?答案當然不是,根據斯堪尼亞中國總裁何墨池介紹,如皋生產基地未來還會肩負一些技術方面的研發落地。目前斯堪尼亞已經在國內有相關的技術研發中心,和國內的一些企業合作開發新的技術,未來如皋工廠將會擔任一些新技術的落地。
同時根據何墨池介紹,斯堪尼亞還基于如皋生產基地,和當地政府合作做一些清潔能源的技術研發,包括利用污泥產生生物燃氣,以減少化石燃料對于大氣的污染。斯堪尼亞正在將自己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技術帶到中國,以幫助國內實現更低的有害氣體排放。
● 編后語
斯堪尼亞如皋生產基地落成,對于中國市場而言,斯堪尼亞有了更加便捷的生產基地和更大的產能共給。對于斯堪尼亞全球而言,如皋作為第三個生產基地,將為斯堪尼亞提供更大、更便捷的產能,以幫助斯堪尼亞在全球市場拿下更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