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告訴我們,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全國25位科研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所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
2020年,是中國汽車研發走過的第70個年頭。作為集中代表國家工業制造綜合能力和水平的中國汽車工業,在科技創新的支撐下伴隨著新中國的成長,一路盡顯擔當,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并正持續不斷為中國工業發展賦予新的動能。
談到中國汽車工業,就不得不說起中國第一個汽車品牌——解放。作為國車長子,它的發展史就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程的縮影與寫照。
7月3日
是解放研發70周年紀念日
也是我國汽車研發的起點
1950年7月3日,我國第一個汽車實驗室成立,我國的汽車研發工作正式展開,它承擔著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任,承載著中國人汽車強國的夢想。
摸著石頭過河 懷抱夢想
1949年末,毛澤東抵達莫斯科,為新中國經濟建設爭取外援,在參觀斯大林汽車廠,看著一輛輛汽車駛下裝配線時,對隨行人員說:“我們也要有這樣的大工廠。”
建設汽車工業被提上日程,成為一五計劃的重要項目。
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部長與蘇聯外交部維辛斯基部長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其中就包括由蘇聯幫助中國建設一座綜合性的汽車制造廠,該工程也被列入“一五”計劃蘇聯援建的首批重點工業項目。
1950年7月3日,經過緊張的籌備,我國第一個汽車實驗室終于成立,我國的汽車研發工作正式展開,它承擔著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任,承載著中國人汽車強國的夢想。面對十分艱苦簡陋的工作條件,新中國第一批研發人依然咬緊牙根,埋頭苦干,直至1953年,第一汽車制造廠成立,研發條件才大幅改善。
一汽舉行奠基典禮,李嵐清等六名共產黨員抬著刻有毛澤東主席題詞的基石進入會場。
1956年,歷時6年的籌備、研發,由毛澤東親自命名的新中國第一輛汽車——解放CA10型載貨車成功下線。
它的誕生不僅結束了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拉開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序幕,更是創造了一個產品30年生命周期的歷史傳奇。
作為當時可大批量生產的唯一品牌,解放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輛解放牌卡車下線
此后30年間,解放研發人懷抱汽車強國的夢想,在學習、消化蘇聯先進技術基礎上,不斷研究、探索,基本形成了自主開發的能力。
使解放CA10/15系列產品由單一品種發展到了3個系列、4個基本車型、30多個品種,產品技術改進1000多項,并先后研發了38種發動機,完成了75個車型設計,提出12個換型方案,成為當時中國載貨車最高研發水平的代表。
1957年的汽車造型師
厚積薄發起宏圖 激揚青春戰猶酣
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70年代末期,大量國外進口載貨車不斷涌入中國市場,競爭加大,國內車企大受沖擊。此時解放產品
發動機設計人員在進行發動機結構設計
解放第二代產品研發工作從1980年7月開始,僅用了三年時間,就自主研發出了具有80年代國際水平的CA141載貨車和CA6102發動機。其中采用了許多新結構、新材料、新工藝,大部分都是國內首先應用,產品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獎項。
發動機試驗人員在進行發動機臺架試驗,測試發動機性能。
解放CA141的成功研發是我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中國民族自主品牌在世界市場競爭中獲得了一席之地,優秀的品質更使其得以出口至朝鮮、美國、玻利維亞、泰國等地,國車長子再次不負眾望。
解放第二代產品——CA141,曾風靡大江南北,還出口到了多個國家和地區。
長征中續接長征 奮進中保持奮進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解放不斷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增進自主研發能力,進行技術儲備、人才儲備,為后續產品研發創造了良好的開端。1995年5月,歷經13年磨礪,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解放第三代平頭柴油載貨車下線,不僅填補了解放平頭車的空白,更增強了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解放第三代產品車型外觀由長頭轉平頭,動力由汽油轉為了柴油。
而在中國加入WTO后,面對新機遇與新挑戰,解放自主研發體系的成熟不僅令其得以經受住市場的考驗,更令其邁上了新的臺階。
2002年7月解放第四代產品,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四大”加強型系列產品投產,使解放由單一的中型載貨車產品系列逐漸向重型化結構發展。
解放第四代產品“四大”加強型卡車下線
2004年3月解放研發出以CA6DL奧威柴油機為動力的奧威解放第五代重型載貨車,在國內汽車行業和內燃機行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是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柴油發動機,使中國大馬力柴油發動機技術一步跨越二十年,開啟了中國重型商用車技術全面升級換代的新時代。
解放第五代產品奧威重卡下線
淬火加鋼終成器 叩問初心行路遠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自2000年起,國內已有眾多商用車制造廠為謀生存加入到了合資、合作行列。解放卻一直堅守初心,堅持夢想,拒絕了國外公司豐厚的合作條件,并下定決心要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解放商用車產品。
解放第六代產品J6下線,解放開始向世界級品牌邁進。
2007年7月,歷時整整7年的艱苦研發,解放J6成功問世,產品應用創新技術多達300余項,獲國家專利193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軟件著作權2項,品質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成功實現了解放品牌自主核心技術與當代國際水平的全面接軌,并成為了第一個代表中國走出國門的高端商用車產品,用行動與成就踐行了央企責任,展現了央企擔當。
解放第七代產品J7成功下線,對標歐洲產品
面對“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未來發展戰略,解放布局深遠,對軌國際,2018年4月18月,歷經7年打磨,解放J7下線,產品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技術創新,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中國重卡走向世界一流的里程碑式作品,成為了新一代行業典范。
智能時代,解放創立聚焦智慧物流發展的全新生態品牌——哥倫布。
縱觀解放70年的研發之路,可以看到這是一條堅持創業、堅持改革、堅持創新、堅持發展的科創之路。它不止為推動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發展注入了技術動能,更為中國企業走科技振興之路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