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時, 55公里——在這個交通發達,處處以車代步的時代,大多數年輕人早已無法想象用雙腳長途跋涉的曲折艱辛。而如今卻有這么一位00后,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擔當:收到復工通知,沒有交通工具怎么辦?上汽紅巖公司制造中心整車生產部總裝車間翟浩給出的答案是,走路去!3月初,他徒步55公里山路從大山里走出去,到最近的縣城坐車回到重慶報道上崗。
徒步11小時,00后55公里返崗復工路
隨著各地企業、工程項目的逐步復工,公園、景區等公共設施的有序開放,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狀態“重新按下播放鍵”,于2月20日開始復工復產。
然而,受疫情影響,許許多多紅巖人滯留故鄉,無法順利到崗。地處云貴高原偏遠的大山深處,才剛剛20歲的翟浩就是其中一員。
因生產員工特別是熟練的老員工一直緊缺,紅巖廠區各車間班組長每天都在詢問有沒有回重慶的員工,什么時候能返崗?2年工齡的骨干員工翟浩正是班組長最希望能早日返崗的成員之一,他幾乎每天都會接到班長問詢的電話。
班長著急,翟浩更揪心。然而因為封路、交通工具停運的防疫措施,他寸步難行。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到達重慶;車間任務進度;戰友們趕工的疲勞……有時想得整晚睡不著覺,嘴邊都起了幾個大燎泡。
在班長又一次無奈的電話聲中,翟浩決定不再等待,他最出了重要決定:就是走,也要走回重慶去!
翟浩從手機上得知,雖然從村子到縣里55公里多的山路還沒有解封,但從貴州的鎮雄縣到重慶汽車已開通。翟浩打定主意,說走就走,目標——重慶上汽紅巖公司。
3月3日早上10點,翟浩背上一個裝著有些干糧和水的背包就出發了。由于地區偏僻、人煙稀少,道路都是崎嶇不平的簡易山路。特殊時期,路上更是一個人都沒有。好在翟浩從小就在大山里長大,心里一點也不害怕。累了就坐在路邊休息一下,餓了就吃點帶著的干糧。
山路崎嶇不平,走了一坡又一坡,歇了一趟又一趟,從未如此長途跋涉的翟浩,從全身酸痛,到腳底生疼,最后到拖著麻木的雙腿機械地向前邁進,翟浩此刻唯一的信念就是,堅持向前。最終,在晚上8點,翟浩用了11個小時,走完了55公里,趕到了縣城。
全面打響復工“戰疫”,以行動詮釋責任擔當
在車站旁邊招待所住下的翟浩,第二天急急忙忙上了通往重慶的大巴,最終安全回到公司宿舍,并根據社區和公司要求進行防疫隔離。3月11日,翟浩得到解除隔離通知,終于可以到公司上班了。
回到了熟悉的班組,見到熟悉的戰友,翟浩突然感覺熱淚盈眶。車間內也早已傳遍他的光榮事跡,紛紛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回到崗位上的翟浩,更次煥發出青年人的朝氣,做事干凈利落雷厲風行。作為班組骨干,他憑著過硬的操作技能沖在前面,一人頂起幾個崗位,每天工作12小時,加班完成裝配任務,極大的緩減了預管班生產瓶頸口壓力。特別是在新員工入職較多情況下,翟浩還主動承擔帶徒弟的任務,積極幫助新員工掌握裝配技巧,起到頂崗作用。在員工們的共同努力下,車間生產節拍漸漸的提升了起來。
11小時徒步路,有汗有淚,更有令人感佩的執著。事實上,翟浩是許許多多紅巖人的縮影,更是千千萬萬國人的縮影。他們用一個個平凡而不盡相同的抗疫故事,擔一分責任,發揮一技之長,盡一份微薄之力……正是許許多多的“翟浩”為打贏防疫阻擊戰,打勝生產經營攻堅戰共同努力,我們才共艱克難,走出至暗時刻。民齊者強,團結是最強的免疫力。相信在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必將迎來更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