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時間,兩座能容納1000張床位的醫院拔地而起,中國人民用頑強的毅力、勤勞的雙手再一次刷新“中國速度”。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成,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奇跡”,更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同心戮力的強大力量。
隨著2月10號企業的陸續復工復產,浙江作為中國東部經濟強省,面臨著巨大的勞動人口流動壓力,這無疑增加了疫情傳染的可能性。為做好復工復產的安全保障工作,浙江省各地緊急興建一批隔離中心來應對可能出現的疫情傳染。
不負重托 建設好新昌“小湯山”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投入使用的同時,新昌版的“小湯山”一期也完成了建設,這讓參與到新昌縣隔離中心建設的石業文感到非常欣慰與自豪。
他所在的紹興市新昌縣越達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承擔了此次項目混凝土運輸的任務,幾天前的他看著直播中火神山醫院工地上來回穿梭的“歐尼醬”和“送灰宗”,也曾想著去武漢一線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雖然不是參與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這樣全國矚目的抗疫一線項目中,但能夠參與到新昌隔離中心的建設,為這場抗疫戰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已是十分的自豪,我一定不會辜負領導和父老鄉親重托,建設好這座新昌版“小湯山”。”石業文堅定的表示。接到公司通知后,石業文馬上投入到工作狀態。對接項目、組織人手,協調車輛,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確認,確保此次任務萬無一失。在協調過程中,石業文遇到最大的難題就是駕駛員不足。因為是特殊時期,很多駕駛員都是外地人,不能馬上到位,他想盡一切辦法迅速組建一支“抗疫”隊伍。
駕駛員問題解決后,針對建設任務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石業文首先考慮到設備出勤率的問題,因為有著多年華菱星馬攪拌車的使用經驗,本著對品牌的信任,他迅速組織起七臺華菱星馬“抗疫車隊”。“華菱星馬運輸性能優異,設備故障率低,出勤率高,是擔當此次任務的絕佳選擇。”石業文表示。
讓石業文感到踏實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華菱星馬的“親情”服務,“這些年來,公司一直與華菱的售后服務保持著密切的合作。一般有什么問題,打個電話,服務站就會過來馬上解決,極大地保證了車輛的發車效率。”八小時見證“新昌”速度等一切安排妥當,進入工地已是2月9日晚上9點,因為時間緊迫,石葉文指揮車隊連夜施工,一直干到2月10日凌晨5點。
從公司的攪拌站到建設工地有22公里的路程,7臺華菱星馬攪拌車平均每臺跑6趟,駕駛員們為了節省時間,就盡可能少下車。這期間華菱星馬攪拌車發揮穩定,沒有出現任何的故障,其優異的品質性能再一次得到了驗證。
最讓石業文感動的是,各位駕駛員師傅能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接到臨時通知后的積極性都很高,加班加點的沖在最前面。“9號早上接到通知說要開工,大家都不知道幾點開,于都早早來公司待命,一直等到晚上9點多才動工,這期間大家沒有任何抱怨,說明我們的駕駛員師傅很有戰斗力,隨時都可以上。”
“新昌”速度彰顯黨員本色章國英是此次“抗疫”車隊的車隊長,同時,他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還擔任著街道義警、南明先鋒隊員等諸多角色,從正月初一開始他就奮戰在抗疫一線,每天進行社區巡查,設卡檢查等工作。
在2月9日上午接到任務后,他迅速召集駕駛員熟悉此次任務,身先士卒跨進駕駛室,率領這支浩浩蕩蕩的華菱“抗疫車隊”奔向建設工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就應該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章國英堅定的說。10日晚,可容納100張病床的隔離中心一期項目完成施工,經過一夜奮戰的章國英長舒了一口氣,“看著這座隔離中心完成心里還是蠻有成就感的,又希望它不會派上用場,能夠盡快關閉,因為這場疫情已經給我們帶來太多的苦難和不幸,但只要我們有信心,就一定會戰勝疫情。”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狙擊戰中,中華兒女表現出的自信和從容、無私與奉獻、勇敢和智慧,見證著全中國上下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及戰勝病毒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