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交通運輸部舉行2020年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多名記者針對撤站后網友反映通行費變高、入口擁堵、系統不穩定等情況進行了提問,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分別回答了這些問題。
新華社記者:有網友反映撤站后通行費變高了,請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是收費方式變化了嗎?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德金:
謝謝您的提問。關于公眾反映費用上漲的問題,我們一直在關注。今天,就有關問題,我向大家做一下說明。
首先是關于收費標準的問題。
一是關于客車收費。在這次撤站過程中,各地客車的通行費收費標準沒有調整,變化的是費額取整規則和按照實際通行路線實現精準收費。
二是關于貨車收費。由計重收費改為按車型收費,各個省份要重新核定貨車收費標準。我們要求各地嚴格按照國務院及相關部門的要求,落實"兩個確保"和"一個降低"的要求,科學合理核定本地本區域的收費標準。確保在相同交通量條件下,不增加貨車通行費總體負擔,確保每一類收費車型在標準裝載狀態下的應交通行費額均不大于原計重收費的應交通行費額,實現新的收費標準對應噸位比滿載噸位至少降低10%。各地按照這個要求,通過法定定價程序,制定了相關收費標準。
我們組織各地在1月5號前全面公布了貨車收費標準,接受社會監督。詳細的收費標準掛在政府和交通部門的網站上。部里的網站正在安排超鏈接,讓大家能夠通過一個網查詢29個省份的通行費標準。各省同時也對收費標準做了解讀。
此外,我們還要求各地深入開展客車和貨車收費標準的復核,重點核定客車和貨車收費標準是否達到了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要通過降低收費標準或者通過差異化的方式落實下去,絕不允許借機違規漲價,增加企業負擔。
同時,我們也督促各地,嚴厲查處借機違規漲價的行為。我們將繼續接受群眾的監督,對大家反映的費率上漲的問題,我們將責成相關省份逐個核實,查明原因,依法妥善處置,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權益。
中國日報記者:撤站并網運行后,有部分地區出現了高速入口擁堵和收費畸高的情況,交通運輸部曾回應主要原因是在系統切換初期存在不穩定的情況。請問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運行調整,目前問題是否已經解決?系統何時能夠穩定?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德金:
謝謝您的提問。新的收費系統自2020年1月1日零時切換以來運行總體穩定。
但正如你所講的那樣,新系統開通的初期,特別是1號、2號存在著少數省份或者部分收費站系統運行不穩定的情況,也出現了進出口車道收費的速度慢,CPC卡識別慢、CPC卡不識別,費用計算異常等情況,對用戶出行造成不便。
我們成立了技術保障小組,組織技術骨干團隊對基礎薄弱和運行不穩定的省份,開展指導和幫扶。從升級出入口車道的軟件,優化收費計算的模塊,提高ETC門架系統的識別率等方面,不斷優化系統,提升運行效率和收費的準確性。
據不完全統計,各地排查并解決了出入口車道的問題,升級車道系統軟件200余次,升級和優化費率計算模塊800余次,調優客戶服務的App和短信小程序30余次,為客戶及時準確地推送消費信息。
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新收費系統運行基本穩定,公眾出行體驗不斷提升。近期,我們已經部署各地開展清零行動,對系統運行進行再排查梳理,爭取在春節前全面完成所有問題的整改,推動系統運行逐步全面向好,切實服務公眾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