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可能都見過一些掛車,這種車看起來十分長,而且中間還通過牽引鉤連接在一起。不論是拐彎的時候還是直接前行看上去都非常有趣,不過倒車這可是一項技術活,看起來似乎沒什么高深莫測,但想真正完成轉向還是需要有很高的操作技能的。
后來慢慢的這種稱為全掛車的車型就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不僅在普通公路上很難看到它,在高速上更是看不見。也許還會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城鄉看到它們吧,說起來運貨似乎它是一把好手,但為什么現在卻幾乎沒有它們的身影了呢?要說起來現在在國外這種全掛車大受歡迎,為什么在國內卻水土不服,混不走呢?
無論什么事物,都逃不過優勝劣汰,這是自然法則。那么它存在肯定是有存在的理由,它消亡自然也是因為它不能很好的適應環境。那么這種全掛車會慢慢的看不到了,肯定也可以歸為它不適應我們國內的環境。那究竟是為什么會不適應呢,這里面也有些原因我們值得思考一下的。
說起來這種全掛車的牽引力也不算大,學過物理的同學也知道像這種靠牽引鉤來連接的車輛,它也并不需要非常強勁的動力就能夠拉動它。所以從動力來說似乎并不是阻礙它不能適應社會的原因。不過如果我們細細的分析一下,同樣是利用物理知識也知道,它前后有兩個車廂,在通行的時候穩定性還是不太夠,尤其是它滿載的情況下,直道上可能沒什么問題。但如果是上坡或者下坡的時候都會一身冷汗吧。
再者我們現在的公路發展得非常快,特別是高速公路在這方面的優勢也變得特別大。本來說如果這種車能夠上高速的話,這種順直的高速公路是非常好發揮它的性能的。可惜的是現在的法規規定全掛車是不能夠上高速公路行駛,這樣一來就只能在國道上跟其它車輛搶道,這也可以說是它走向消亡非常直接的一個原因。
后來的事我們也知道,半掛車我們國內大行其道,也是因為半掛車不僅能夠在高速上行駛,還在運力上不會輸給全掛車。半掛車的優勢從這點也能夠發現,它能夠適應各種路況,加上還能夠上高速公路行駛,還有不論是前行還是倒退甚至轉向它都沒有壓力。這也使得半掛車取代全掛車就成了非常自然的一種現象了。
不過也不是說現在全掛車就完全沒有出路了,現在在一些邊遠的地區也還是能夠看到它的身影。像新疆或者西藏都有它們的身影,不難看出它們活躍的這些地區本身車輛也不是非常多,而且拉煤來說它也有好手。看到這些車似乎也能夠看到它還是能夠像歐洲一下活躍在自己的市場里。
當然我們能夠看到同樣噸位的全掛車跟半掛車相比,也許它的靈活性會強上不少,并且也能裝載更多的貨物。但還是對它的前途不太樂觀,畢竟來說這車的要求太高,限制也太多。這些都制約它的地方,像我們普通的司機,如果非得去開輛半掛車可能還湊合可以開走,但開輛全掛車試試,沒準就到溝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