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心無旁騖做實業,堅定了企業家的信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制造業發展,送來了好多‘大禮包’,譬如制造業企業增值稅16%降到13%,這個力度非常大,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可以說制造業的春天已經到來了。”全國人大代表、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漢如說。
近年來,華菱星馬在汽車制造產業上不斷發力,研發了一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并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不斷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國兩會期間,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董事長劉漢如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重型商用車的新能源發展趨勢非常明顯,藍天保衛戰的實施,將推動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目前中國新能源客車發展很好,還走向了國際市場;推廣新能源的渣土車、混凝土攪拌車、市政環衛車輛等,對大氣空氣治理非常有好處。”
劉漢如對比了新能源商用車與傳統重型商用車的有關數據。他說:“比如混合動力商用卡車,成本相對電動車較低,電池裝量少,整體續航比較長,充電比較方便,節油30%以上,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PM2.5等排放則可以降低50%以上,建議國家予以大力支持。”
劉漢如認為,從補貼情況來看,與新能源客車相比,新能源重卡在電池方面的投入成本更高,但新能源重卡的補貼較低,現有的國家政策偏重于乘用車而忽視節能減排潛力更大的商用車尤其是重卡,導致國家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目的和實際效果還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新能源重卡都需要配備大容量電池,導致載質量變低,如果按照傳統車輛的載荷標準來要求,會對新能源重卡的推廣形成一定的阻礙。
故此,劉漢如建議用鼓勵減排補貼和購置稅減免的方式,讓新能源重卡的售價達到市場平均水平,譬如可以免除混合動力重卡的購置稅,并給予純電動重卡每輛30萬元、混合動力重卡15萬元的節能減排補貼;同時完善相關國家標準,提高新能源重卡的質量利用系數,增加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