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歷臘月二十五,
民間有推磨做豆腐的年俗。
磨豆腐是項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更是個體力活。把浸泡過一夜的豆子放在石磨上,圍著磨道轉上個一圈又一圈,一大盆的豆子得三四個小時后,才能磨成豆漿,等白汩汩的豆漿流進磨槽,這才是做豆腐的半成品了。
可以說想要做出品質上佳的豆腐得經過幾千次幾萬次的研磨,磨一塊好豆腐都如此不易,造一輛好車更是難。
一輛東風輕卡的制造,不僅要經過前期精密復雜的車輛設計和建模,還需要經過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等上百多道工序,每一項工序都得精細處理,不僅需要很多人力,還需要許多自動化設備。
僅就車身的焊接這一道工序而言,都需要經過4700個焊點和22臺機器人才能完成。
焊接的講究
要想獲得一個強度大、空間合理,而在碰撞時又有高承受力的駕駛室,就要看駕駛室頂蓋、底板、前圍、后圍、左側圍、右側圍這六個部分的焊裝精確度了。
在東風輕型商用車分公司的車身焊接線上,采用了22臺機器人,承擔輕卡車型的白車身總成的焊接生產。
焊接的手法很有講究,焊得太深容易擊穿車身,導致補焊或者影響外觀美觀;焊的太淺,又會導致脫焊,品質不過關。東風輕卡排除了大量不適用的焊接手法,選用阻焊方式進行焊接,使車身焊得深淺適度,疏密均勻,牢固有加。
成品精益求精,堅持工匠精神
此外,東風輕卡的車身在形成后都要進行參數檢測,所有不合理(過大、過小、連接偏移)的車身需進行重新糾正,確保每臺下線車身的工藝最合理,品質過硬。
一輛東風輕卡車身上的4700個焊點,飽含著東風輕卡對用戶100%的負責與用心,也包含著東風輕卡為了堅持大國工匠精神,確保東風輕卡的一貫高品質。只有嚴格把控車輛的每一道工序,像磨豆腐一樣千錘百煉,才能造就好品質,這樣卡友們也會開地放心、開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