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天剛蒙蒙亮,走進安徽定遠曉光村的僅有的幾個旅店“潤濤”,就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北奔重汽通用戰術車輛H10項目試驗隊。
北奔重汽H10試驗團隊共有職工16名,其中年齡最大的42歲,最小的24歲,平均年齡33歲。自團隊成立以來,他們在H10環境試驗、地區實驗中注重工作質量、鉆研試驗方法,同時充分發揮創新精神,改進了一批保養、保障、試驗技巧,使試驗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注重試驗質量、講究規范,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導原則標準。試驗隊通過加強車輛技術學習和試驗操作方法的學習,針對試驗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狀況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訓練,全力提高試驗專業技能、設計優化水平和維修保障能力提高;同時積極與技術部門加強溝通,對技術標準等基本常識進行了普及,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得到很大提高。”試驗隊總指揮高德介紹說。
近日,冰雪大霧天相繼襲擊華東地區,車輛正處于開展ABS試驗階段。面對惡劣的氣候環境和激烈的競爭狀態,試驗隊上下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自2014年初樣車開始全國各地的環境試驗、適應性試驗和強化試驗,車輛經過幾個輪次的設計優化,在技術指標上已經有了質的改變和提升。到現在這個階段,指標提升一點難度都在成倍增加,而且拿到最準確的數據,需要的環境輸入、指令輸入更加精細才行。為拿出ABS試驗最接近車輛真實技術狀態的數據,試驗對在總結以往成功經驗的同時嗎,積極探討改良試驗方法。“我們通過點檢表,對車輛四大系統進行全覆蓋點檢,保證車輛試驗狀態最佳,以最完美的狀態進行試驗。“現場指揮冉現賓說。
ABS試驗的重中之重就是安全,安全防護和車輛功能檢查是試驗安全工作的重點內容。尤其是車輛功能性問題一旦出現就會出現翻車的可能。“我要駕駛車輛在ABS試驗路面上,在80邁是速度的情況下踩死剎車,看看車輛ABS功能是否能夠正常作用,不會出現抱死的情況。再說了,試驗都是在最險的路上才能測試出車輛的性能。“試驗對資深駕駛員劉凌介紹說。
九月份,H10項目要在湖北寶康某試驗基地進行可靠性試驗,早上七點車輛穿過城區進入山腳下,山路道路狹窄,一側貼山,另一側是深淵,彎道間隔不足百米,而且在轉彎時,還需占用對方的車道車輛方可過來,特別是車輛在轉彎時,車輪貼近路牙,再加上離心力的影響,不得不讓人毛骨悚然,山路的多彎險峻性不僅給車輛性能帶來考驗,同時人員心理上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避免恐高反應,大家通過心理和視覺來調整,為車輛安全會車,試驗人員每天隨車輔助駕駛員看路,觀察道路情況,通過對講機時刻傳達前方道路情況,確保車輛行車安全。
試驗員劉志彬、沈慶宇默契配合,山路試驗荊條有序進行,車輛單程需要翻過兩座山,海拔上下共3000m連續行駛約2小時左右,數十公里的長上下坡、復雜的彎道,險峻的道路對車輛的可靠性要求極高,不允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出現故障,車輛爬長上坡時,發動機負荷較大,水溫升高較快,冷卻系統壓力會升高,長下坡時,如果操縱不當,制動盤溫度會過高,嚴重時導致制動失效,發生安全問題,每到單程結束查車時,試驗人員及保障人員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特對轉向系統、制動系統、傳動系統等全面檢查,鉆進車底對每一條螺栓都不放過,從不嫌棄身上每天沾滿了灰土,即使天氣已不熱,上竄下鉆的檢查加上車輛的炙烤,每次檢查完車輛已是滿額大汗,隊長劉志彬檢查車輛后,都是從頭走到尾檢查詢問車輛狀況。“只有對每個車狀況了如指掌才能確保車輛安全順利完成試驗,一定要打好山路試驗的最后一仗,確保北奔重高機定型成功!”寶康山路試驗時隊長劉志斌說。
在近日的南非消防車驗收會上,“老外專家”對車輛贊不絕口,殊不知,南非消防車恰恰是北奔重汽通用戰術車輛底盤平臺改進的。在回憶曾經三年來跟隨項目團隊的日子里,我還經常會看到山路上、雪地里、戈壁灘上,黑夜孤燈里、正午太陽下,試驗隊員或在高原小站,或在雪窩深處,滿面塵土,工作環境不佳。每每看到他們,心中尊敬之情油然而生,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北奔重卡的匠心制造。
若心中的旗幟不倒,縱使風吹雨打,亦會獵獵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