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PF 是降低重卡尾氣顆粒物的最優解
DPF 是降低柴油機排氣顆粒物(PM )最有效的技術。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安裝在柴油車排氣系統里,通過過濾來降低排氣中顆粒物(PM)。與 DOC、POC、SCR 等后處理技術相比,DPF 能夠有效地凈化排氣中 70%-90%的顆粒,是凈化柴油機顆粒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DPF 工作原理示意圖(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國五重卡后處理技術以SCR 為主,輕卡部分采用 DPF;但預計國六下,DPF將被重卡、輕卡大規模使用。分乘用車、商用車看,乘用車主要使用汽油機,顆粒物排放較少,使用三元催化器即可,DPF 主要用于商用車。
分重卡、輕卡看,DPF 所使用的顆粒捕捉器系統會因排量不同產生較大成本差異,在國五標準下,3.5 噸以上的重型車基本還是延續國四的技術路線,采用 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利用尿素溶液對尾氣中的氮氧化物進行處理)方案;3.5 噸以下的輕型車采用兩種方案,一是 EGR(廢氣再循環)+DPF(顆粒捕集器)+DOC(微粒催化轉換器),二是 SCR 技術,但多數以前者為主。
而到了國六標準時,由于排放限值進一步加嚴,僅用SCR已無法滿足要求,重卡、輕卡都需要安裝 DPF來強化對顆粒物的處理。由于國六6a與6b間隔時間較短,企業多以6b為標準開展研發,因而6a與6b采用同一技術路線。目前玉柴、濰柴、錫柴等企業最新研發的國六柴油機基本采用EGR+DOC+DPF+SCR 的技術路線。

國四、國五及國六技術路線(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國六臨近+環保升級,DPF市場提前來臨
DPF未來市場增長: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
①國六推行,DPF是處理顆粒物的最優選擇;
②霧霾嚴重地區要求國三加裝DPF。
驅動因素1:柴油機國六標準將于2020 年實施,加嚴對空氣顆粒物的要求,提升DPF需求。從國一到國六基本是按照歐洲排放標準來限制中國汽車的排放。重型柴油車、輕型柴油車將分別于2017年7月1日和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國五排放標準,國五相對于國四,顆粒物標準加嚴82%。2016年“國六”標準出臺,將于2020年實施6a標準,2023年實施6b標準。
6a是為企業從國五升級至國六技術的過渡期,取國五各項標準最嚴;6b在國五基礎上對顆粒物繼續加嚴30%,屆時國三車將面臨報廢,而市面上將不再銷售國四和國五新車??紤]部分地區直接跳過國六a直接升級到國六b,以及現在廠商技術研發也直接參照國六b,預計2020年國六a推行時,DPF滲透率會很高。

重卡排放法規實施時間軸(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驅動因素2:霧霾嚴重地區提前要求加裝DPF,推廣地區有望擴展。在國六正式推廣之前,部分北方霧霾嚴重地區已經要求車輛提前加裝 DPF 控制顆粒物排放。北京、深圳、天津、山東多地下發重型卡車加裝 DPF 的規定。其中,北京市、深圳市、天津市只針對國五柴油新車,而山東新規則針對國三柴油車,且包括保有車輛,后山東暫緩這一政策。
目前DPF 加裝推行區域主要為公路汽運發達、重型柴油車居多、霧霾等環境問題突出的城市。未來河北、山西、陜西等霧霾重發地可能會效仿,推行DPF加裝政策。

注:國三安裝DPF的效果存在爭議,因而主要還是要求國五加裝DPF
不同地區加裝 DPF 政策要求(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 DPF百億市場,中資起步
受國六及部分地區加裝政策影響,增速較快。在更加注重霧霾治理的政策背景下,SCR已無法滿足要求,預測國六實施時處理技術將會向 EGR+DOC+DPF+SCR 傾斜,DPF 滲透率將大幅提升。
百億級市場規模。目前國內國五重卡約為140 萬輛,國五輕卡約 315 萬輛。從現在來看,全國僅 3.5 噸以下部分輕卡和 3 個城市的國五重卡新車要求加裝 DPF,DPF 滲透率處于較低水平,市場規模預計在 50 億左右。隨著 2020 年國六 6a 標準實施,預計 2020 年 DPF將成為國六輕卡、重卡新車標配,部分環保嚴格的地區可能要求國五重卡舊車加裝 DPF,滲透率大幅提高。根據我們測算,預計長期 DPF 市場空間在 300 億級別。

DPF市場規模測算(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DPF技術門檻高,目前由外企壟斷,中資龍頭逐步突破。DPF 技術壁壘較高,在歐洲屬于歐六技術范圍,實施時間較長,技術較為成熟。國外主要廠商包括博世、康明、Puritech等。國內企業研發起步較晚,與海外存在明顯差距。但中資積極布局、加大研發,已經有數家公司取得了工信部公告和環保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