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猶未晚。慘痛的危化品物流事故帶來的教訓是深刻的,行業企業應以此為鑒,痛定思痛,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管理,升級安全防護體系,防禍患于未然。
目前,企業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保障安全生產和運營的作法有許多選擇。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危化品物流分會反映,常見的危化品監控手段,大部分會員企業都在使用,不管這些企業的車輛有多少。
這些會員單位多都以自有車輛運營為主,其信息化管理包括貨物的進銷存系統都與貨主對接形成一對一的信息平臺,從下訂單到整個運輸過程,都能滿足實時監控需要,貨主可以直接看到貨物在途運行狀態。
打好智能防控基礎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危化品物流分會秘書長劉宇航說,智能防控是安全運營的前提,夯實這一基礎至關重要。總體來看,目前危化品物流企業正在推進幾個方面的智能防控工作。
第一,多數會員企業的基本智能化防護體系已建立。管理者通過GPS和信息化平臺基本都能夠監控運單、車輛基本的運行軌跡,只是車輛運行偏離狀況以及承載貨品貨單情況,大多暫時還不能監測到。所以,相關部門和企業需要加強管理和著力彌補這個漏洞。
第二,企業正大力采取相關的智能監控手段。以公路運輸領域為例,很多企業正在采用一種對于駕駛員和押運員的監控體系,企業通過3G的視頻監控系統,在監控室內就能看到每輛車、每個司機員和押運員的在途狀態,包括休息時的狀態。
有的企業嘗試針對駕駛員疲勞駕駛的套監測系統。該系統通過監控駕駛員瞳孔的大小、眨眼的程度、眼神的敏感度,監控是否有疲勞駕駛的潛在危險。
有的企業嘗試在車輛上安裝一種針對運行軌跡的限定系統。出廠時,該系統就帶有發動機物聯網芯片,物流企業可以據此監控車輛是否超速。如超過限定時速,即便駕駛員加速,發動機也不會配合其操作。
有的企業針對違章停車或在車輛不該啟動時啟動的情況,利用一種信息系統,其可以利用技術手段阻斷和隔絕駕駛操作,避免車輛在一些非法停靠區域停靠,還可避免車輛被盜。
有一些較大型企業還采用大數據分析手段,抓取車輛運行數據,作為管理司機的參考依據。該系統通過抓取車輛運行軌跡數據,包括運單、車輛運行和維護等情況,分析司機違規操作的原因,智能地分析出是否失誤操作。比如,對于超速行駛的問題,系統能夠結合數據反饋的各種場合、環境因素,判斷是習慣性超速還是個別現象的超速,管理者據此就可做出對駕駛員合理的懲罰決定。相比單純的依據監控到的超速行為,不分析緣由的作法,此系統更具人性化特色,能夠做到相對的公正和準確。
而物流企業對于倉儲區域的監控,無論普貨還是散貨區域,應用傳感器的作法都已非常普遍。傳感器可以監控危化品罐體壓力、溫度,在裝卸貨過程中產生的流量、流速等數據。例如,在監控平臺上,倉管員可以看到危化品庫區每個罐區的狀態如何,是否在進行存儲作業,是否有管道接入,是什么類型的管道,流量是多少等。
充分利用倉管系統
資深物流信息化顧問李鑫在接受《現代物流報·智慧物流》專刊記者采訪時認為,WMS(倉庫管理系統)也可以成為管理者進行安全管理的有效工具。
他說,如果天津這家物流企業能夠在信息化工作方面做的足夠到位,管理者就能在第一時間清楚地知道著火點;在燃燒導致爆炸前,會知道倉庫里面存了哪些貨物;有否爆炸的可能性。
這些信息的反饋,來源于基礎的數據支撐系統WMS。如果管理者在爆炸前能夠及時將著火位置、存儲的貨物以及貨物性質等信息快速提煉,傳送給消防部門,消防人員在組織救援時,也就能夠快速反應,重要的是能夠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避免次生事故。
在WMS日常應用中,還有一項合規工作至關重要。所謂合規,就是要使倉庫操作和管理包括貨物的品質管控等各項規定,合乎地區的、貿易的諸多規范。如產品銷往美國,生產、運輸、儲運等環節工作就要合乎美國對該項產品的規定。合規到位,就形成了機制保障。目前,許多國內生產企業,特別是一些有跨國貿易的企業,都在開展這項工作,特別是醫藥、危險品等特殊領域。如該企業日常工作中有合規操作,事故還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避免。
另外,李鑫認為,如果著火之前倉庫內配有自動化監控設備,當設備上的傳感器隨著溫度的升高,感應并探測到險情,就會第一時間發出報警信號。如果在著火前十分鐘,系統就感知并反饋了這些信息,在管理者處置措施到位的情況下,事故就有可能避免或者危害程度被降低許多。
制定精細管理措施
不管信息化系統多么智能,若人為違反操作規范,系統也會成為擺設。所以,日常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必須落實到位。
江蘇動力科技有限公司HSE高級經理莫大榮分享了一些BP公司危險化學品承運安全管理經驗和做法。他說,根據安監總局與消防部門相關數據,近幾年我國發生的危化品事故中,77%發生在運輸階段,9%發生在儲存階段。因此,運輸階段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視,BP公司的作法是:
所有的承運商必須進行資格審查認證,只有符合要求的承運商才可以進站裝貨。
所有的駕駛員必須進行上崗培訓,并考試合格頒發內部的上崗證,無證者不得進站裝貨。
承運商必須對運輸道路做風險評估(駕駛員必須參與),并將評估報告上報到BP公司。BP公司會抽查評估報告的可靠性。道路風險評估過程包括:查看評估所有的線路,選擇首選線路(最安全的),識別首選線路的風險,建立駕駛員風險控制程序,準備關于線路風險管理和工作卡的相關文件,和駕駛員交流風險并培訓。
所有承運商必須使GPS監控系統全天候在線,BP公司指派專人對所有車隊實時監控,發現司機違章行為及時反饋給車隊。
聘請第三方專業公司對所有運輸中的車輛進行不定時不定點的監督檢查,包括車輛安全狀況、道路風險狀況、司機駕駛行為狀況進行抽查,并形成報告上報給BP公司。
BP公司每一位員工每個月必須完成兩張以上安全觀察卡,觀察卡涵蓋所有的安全隱患,全員參與隱患排查。
對危險化學品卸貨地進行安全檢查,包括存儲條件、車輛進出安全等。
BP公司每月組織承運商召開月度安全會議及安全培訓。
BP公司對每一個季度評比出的若干名安全表現出色的駕駛員進行獎勵。
對于涉事企業包括廣大的危化品物流企業來說,是否也有如此精細化的管理方案以保證物流安全,恐怕要劃上一個巨大的問號。總之,智能防控只有配合以堅實的執行力,方真正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