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氣重卡、自卸車、牽引車等領域表現不凡的陜重汽,又看上了載貨車。
“全系載貨車‘百城聯動’全面上市,要全面開花,形成陜重汽載貨車龍卷風。”在今年7月陜重汽銷售公司半年營銷工作會上,陜重汽副總經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周銀朝做了這樣的工作布署。
當月25日,“百城聯動”首場上市發布會在北京開幕,緊接著,陜重汽全系載貨車產品在山東、上海、浙江、四川等區域相繼發布。
2012年,陜重汽把目光聚焦在載貨車市場,陸續上載貨車產品公告,并開始向一些區域的一些細分行業小幅度導入載貨車產品。
三年過去,目前陜重汽載貨車已經覆蓋中長途、中短途、輕量化、重載,滿足了農副產品運輸、日用品工業運輸、快遞運輸、冷鏈運輸等各類細分市場需求。
陜重汽打造全系載貨車是出于對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理性判斷,也是順應市場需求作出的主動調整。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轉型進入新常態,穩增長調結構成為發展的主要方向,國家提倡和發揮消費對于增長的帶動作用。工程相關產業如房地產、水泥、煤炭和鋼鐵等產能由于環保及投資轉移的原因,繼續增長的因素變少。同時,與生活消費相關的冷鏈、電商、農副產品運輸、港口物流等行業穩定增長。
經濟形勢的變化使物流用車代替工程車成為重卡行業的新增長點。這并不是陜重汽所樂見的,因為市場需求日漸旺盛的載貨車正是它的短板,而其傳統優勢產品自卸車的市場需求又日漸減少。
周銀朝曾如此判斷市場趨勢, “要想在第一梯隊更進一步,產品結構必須調整,特別是一直以來的短板——載貨車。”
基于此,陜重汽聯合濰柴動力、法士特、漢德以及西康等供應商,整合產供、研發、生產、質量等核心資源,優化運營,加大投入,成立載貨車項目組。
2012年至2014年是陜重汽載貨車產品從技術升級到領先最關鍵的三年,在此期間,載貨車的研發、生產、質量等各環節達到高度協同,以德龍X3000、新M3000為核心,從硬件到軟件,從整車到零部件,從外觀到內飾,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進。
相比同行,陜重汽較晚介入載貨車領域,失去了市場先機但也抓住了后發優勢——可以對主要競品的優缺點進行深入研究,以對自己的產品作出更精準的定位。
陜重汽產品皮實耐用的特性在新一代載貨車平臺上得到了傳承,而在用戶最關心的運營成本上,它的載貨車每百公里油耗節省3升。
但陜重汽采取的并非是一味跟隨的戰略,因為這樣才有超越對手的可能。公司載貨車項目經理汪翔說,“如果一味跟對手,分析對手的競品車型,那么我們國內首創的6×2(后隨動)大容積快遞載貨車就不會誕生了”。
現在,陜重汽重卡全系載貨車的上市發布意味著其重卡已經全面完成產品結構調整與擴充,按照周銀朝的說法,“從發現、滿足、創造細分市場需求出發,順利實現陜重汽品牌由工程專家向物流專家的轉變”。
今年上半年重卡生產企業銷量全體呈現下跌形勢,細分市場中,自卸車銷量下降,占有率從33.6%下降到12.9%,但載貨車實現銷量增長,市場占有率從去年同期的7.3%上升到9.6%。這組數據也佐證了此前陜重汽對重卡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
如今,載貨車已經成為這家在天然氣重卡、自卸車、牽引車等領域表現不凡的重卡企業新的定點突破產品。
在今年年初的營銷動員會上,周銀朝反復要求團隊重點加強載貨車的推廣力度,“年內必須在載貨車市場有作為,通過項目組做到與競品全面抗衡,消除市場誤解,實現載貨車全面突破”。
看來,陜重汽選在此時進行大規模的百城聯動全系載貨車發布會,除了提振市場對當前低迷的重卡行業的信心之外,還顯示了其意欲加強自身產品在載貨車細分市場存在感的迫切心情。
在載貨車細分領域,目前陜重汽在前五大重卡巨頭中的市場份額是最低的。根據2015年1~7月重型載貨車企銷量統計,它以47275輛的銷量位居行業第四,市場占有率為14.21%,排在前三位的東風汽車、中國重汽、中國一汽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2.23%、18.34%、14.45%。
周銀朝說:“只要載貨車能夠達到行業的10%,陜重汽就能夠進入第一陣營。”目前來看,陜重汽離重卡行業第一梯隊的確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