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貨運APP應用的交易平臺——“物流不費事”正式上線運行。由于該款應用采用的司機線上搶單成交模式和交易補貼方式都與“滴滴”模式極為相似,讓人感覺這簡直就是“滴滴”版貨運。
據了解,為推廣這款應用,平臺運營方推出了“誘人”的補貼方案。在長達三個月活動中,運營方除了發放“百萬”微信紅包外,更是推出:推薦用戶注冊獎5元、推薦司機注冊獎50元、司機注冊獎50元、完成交易分別按運費的3%對發貨人和司機進行獎勵等內容的“千萬大獎”!
不難看出,這種對用戶和司機的雙向獎勵,與打車補貼的方式如出一轍。對此,不少業內人士驚嘆,在目前的貨運APP應用領域,還沒有一家會這樣去做補貼的。公路運輸單車運價動輒上萬元,按雙向各3%補貼就是600元,這樣的補貼簡直就是“土豪”做法。
在“互聯網+”成為官方引導的“群眾運動”時代,各種模式的貨運APP應用已如雨后筍出現在貨運行業。在眾多涉足貨運APP應用的企業中,有些是傳統物流企業,有些是原本做物流信息系統或GPS信息系統的技術開發企業,更多是從互聯網企業跳出來的“純互聯網派”人士創建的科技公司。大家都看到貨運行業的市場體量足夠大,貨運行業的車輛周轉率低,在撮合“空車”與“貨源”方面存在巨大空間。因此,數百家以“車貨匹配”為代表的貨運APP應用快速涌現出來,成為貨運行業最具創新的運營模式。
我國貨運行業長期處于“小、散、亂、差”局面,整個貨運作業的交易場景從貨物、車型、運價,到運輸時效性等方面,都難于形成有效可行的標準。除此以外,完成貨運作業流程的鏈條長、環節多,這對貨運服務整個交易過程的控制,也是極大的挑戰。或許正是這些原因,目前數百家“車貨匹配”的貨運APP應用,基本上都停留在“信息服務”階段。貨運APP應用在沒有涉足“交易功能”的情況下,交易補貼自然也就不會產生。
貨運APP應用從“信息服務平臺”提升到“交易服務平臺”,對貨運APP應用的發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分水嶺。貨運APP交易平臺的誕生,各式各樣的交易補貼隨之而來也將成為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如今,這個“滴滴”版的貨運APP交易平臺來了,隨之而來的還有“土豪”式的交易補貼。這一切或在昭示:貨運行業迎來了補貼時代。
附:深圳不費事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聯網信息交易平臺應用開發及服務運營企業。根據百度搜索結果該公司物流平臺于今年5月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