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濰柴向行業宣告了三件大事:
一、濰柴燃氣機累計銷量登頂80萬臺,刷新了全球燃氣卡車裝機量的歷史最高紀錄,成為全球產銷量第一的燃氣發動機品牌!
二、公路運輸車輛最強燃氣動力WP16NG4.0登陸西南市場!
三、濰柴燃氣產品全面邁進4.0時代,接單開賣!
迄今為止,除了濰柴,還沒有哪個品牌能做到,一年賣出15萬臺燃氣機。每三臺燃氣重卡,就有兩臺配裝濰柴燃氣動力。
為什么只有濰柴做到了?
從濰柴這26年發展天然氣的歷程看,濰柴燃氣機的成功源于“技術領先+成本優勢+政策契合+服務保障”的綜合策略,而競爭對手在某一或多個環節的短板導致其難以匹敵。
一、技術差距:研發投入與迭代速度
濰柴在發動機板塊連續10年投入300億元用于研發,不斷挑戰關鍵核心技術,讓濰柴燃氣機的熱效率與排放技術始終處于領先地位。
2022年濰柴天然氣發動機率先突破本體熱效率50%大關,將天然氣發動機本體熱效率提升至54.16%,遙遙領先于47.6%的國際最高水平。
10年間,濰柴天然氣發動機從1.0進化到4.0,始終跟競品保持代際差距,相比競品,濰柴有更充足的時間驗證產品,從容應對市場變化,實現一代領先代代領先。
二、產業鏈垂直整合:成本與效率碾壓
經過一代又一代累積沉淀,等濰柴規模化生產與成本控制,做成功了,后來者想追趕,發現技術門檻、投資門檻、運營門檻、成本門檻、經驗門檻已經被濰柴帶到了一個難以追趕的高度。
重型天然氣內燃機熱負荷高、壽命要求長,不僅熱效率提升難,可靠性提升難、排放控制也難。濰柴針對高溫件進行材料升級+結構創新,4.0產品實現了氣體機可靠性與柴油機等同。
而其它品牌要么由于規模效應弱,難以分攤高昂的研發成本,要么技術路線“水土不服”,供應鏈議價能力弱,售價高,產品沒有競爭力。
三、政策響應與市場精準卡位
除此之外濰柴燃氣機能不斷壯大,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濰柴有能力抓住每一次政策升級和市場機會。
2015年,濰柴推出了以WP13NG為代表的國五產品,首次將天然氣發動機功率提升至400馬力以上,抓住了市場對大馬力燃氣的需求。
在國六還未
在競爭策略上,濰柴還針對細分市場需求,精準適配產品,定制差異化動力方案,一直保持與目標市場的高效對接,例如WP16NG-4.0專攻山區物流運輸市場,是目前行業內最大馬力(750馬力)的燃氣重卡動力,足以勝任用戶想要的大排量更大馬力的高效運輸需求;WP13NG-4.0優化國道頻繁啟停場景,幫助用戶合規多載貨,提升收益等等。
即使油氣價差收窄,濰柴通過技術優化(如氣耗降低至28公斤/百公里),最大化實現了天然氣重卡的經濟優勢,真正做到了比用戶更懂用戶需求。
通過精準的市場細分策略,濰柴更有效地觸及目標消費者,滿足其多元化需求,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這不僅是一種策略選擇,更是未來商業競爭的必經之路。
四、服務網絡與用戶粘性難以匹敵
26年來,濰柴通過持續推出創新產品和技術,樹立了強大的品牌形象,不斷推陳出新的服務策略,密集而高效的服務能力,更是其它品牌難以匹敵的。
濰柴在國內擁有服務站超5000家,偏遠地區(如西藏那曲、新疆和田)能實現4小時內到達,故障修復速度比行業平均快40%。
2025年2月25日,在內燃機領域,濰柴率先引入TCO服務理念,成立W-TCO俱樂部,面向終端客戶、中心庫、維修站等不同的服務對象,推出包含托管業務、整機+零部件延保、維保套餐、配件大包在內的四類套餐,以降低客戶的物流車輛、機械設備維護成本。
濰柴成立的W-TCO俱樂部,進一步強化了用戶留在其生態內的動機,這些服務不僅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還形成了強烈的用戶粘性。
結語:
總體來看,其他品牌難以超越濰柴的根本原因,在于濰柴通過技術代差、成本壁壘、政策卡位和服務碾壓,在燃氣市場形成了閉環競爭力。
未來燃氣市場競爭將更聚焦于低碳技術迭代與全價值鏈效率提升。
目前中國油耗四階段法規將于2025年實施,油耗限值相比三階段平均加嚴約13%,主要增加了與限值對應的CO?排放量參考值的計算方法。與此同時,工信部正在研究商用車雙積分政策向碳排放管理政策轉變,積極鼓勵和推動商用車減碳技術落地和應用。
可以說,減碳要求已經通過成為法規深刻影響下一代商用車技術重點發展方向。
濰柴技術人員認為天然氣碳含量少,氫含量多,天然氣內燃機具有更大節能減排潛力,預計可實現減碳15%,采用天然氣+混合動力系統,減碳能力進一步提升至28%,可以較好滿足2030碳達峰要求。
商用車雙積分政策是以碳排放水平為核心原則,天然氣納入節能車管理,能降低企業積分目標值。這意味著,天然氣動力依然具備節能減排潛力,符合國家政策的要求。
濰柴通過技術領先、政策適配、服務生態構建,不僅響應了環保政策與市場波動,更以用戶價值為核心精準卡位,鞏固了其在燃氣動力領域的絕對話語權。
未來,濰柴“燃氣動力+”戰略還將進一步推動行業向更高效、低碳方向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