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東風集團股份、長安汽車及關聯公司紛紛公告:“母公司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正在籌劃重組事項,本次重組或將導致本公司控股股東發生變更,但不會導致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我們預計,東風和長安的控股股東變更將標志著汽車央企整合開始。這場汽車行業央企之間的整合是市場十多前就開始構想的一個運作方向,也堪稱汽車行業的一枚深水炸彈,后續想象空間大。
想象空間大在哪里?(1)去年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的銷量分別為268萬輛、248萬輛,兩者加總達到516萬輛,不僅超過比亞迪的427萬輛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位,也位于全球汽車行業第四名;
(2)國家自上而下去引導民企的“價格戰”,同時推動國央企管理層的變化,此事件標志著汽車行業“反內卷”邁出實質性一步,汽車行業需要國企,但更需要有規模有效益的國企;
(3)不僅東風和長安,另一家汽車央企一汽,以及其他地方國企(上汽、廣汽、北汽)也有望后續開始進行業務調整或者內部重組,資本運作大門的打開標志著汽車行業的估值將走入一個新的話語體系。
事情的原委究竟如何?需要站在兩個行業的角度理解,第一是軍工行業內,兵裝集團和兵器集團的合并;第二是汽車行業內,東風集團作為央企和長安汽車(央企子公司)的合并。兩大軍工集團的合并,需要聚焦主業,剝離非軍工業務;同理,兩大汽車企業的合并,東風雖然銷量規模更小,但因為行政級別更高,目前可能是重組的受益方。
我們參考曾經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情況看,A股股價分別上漲了518.62%和496.28%,滬深300收盤價上漲了126.01%。三大相關標的均有望
1)東風集團股份:僅0.16倍PB
2)長安汽車:乘用車資產相對優質,基本面觸底,新車周期凱開啟
3)東風科技:東風旗下A股平臺,收購有概率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