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7月1日起,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聯合調整關于節能、新能源車船享受車船稅優惠的產品技術要求。
我國將調整節能、新能源車船享受稅收優惠的技術要求,以提升續航能力。新能源車市場發展迅速,部分不達標車型將開始征收車船稅。此舉旨在控制資源短缺、保護環境,并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符合油電同權趨勢,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長遠發展有重大意義。
什么是車船稅?
以車船為特征對象,向車輛與船舶(以下簡稱車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征收的一種稅。此處所稱車船是指依法應當在車船管理部門登記的車船。其適用稅額依照《車船稅稅目稅額表》執行。車輛的具體適用稅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規定的子稅目稅額幅度內確定。
新能源車船稅新規
在新能源車市場中,續航能力水平不僅關系著車輛單次充電行駛半徑,還決定著充電頻率,是影響新能源車購買意愿的決定性因素。近年來無論是早期國家補貼以及地方補貼標準變化,還是此次車船稅政策調整,都將提升車輛續航能力、消除里程焦慮視為長期目標。此次政策調整的核心考核目標就是續航里程。
這些車輛可享車船稅優惠
這些車輛可享車船稅優惠
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動續駛里程應滿足有條件的等效全電里程不低于43公里。
純電動客車(不含快充類純電動客車)續駛里程不低于200公里。
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純電續駛里程不低于50公里。
純電動貨車續駛里程不低于80公里。
插電式混合動力貨車(含增程式)純電續駛里程不低于50公里。
純氫續駛里程不低于300公里。
新能源車船稅的作用和意義
一直以來都是燃油車在繳納車船稅,新能源車不用交稅。但是在新能源時代,燃油車市場份額持續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占比越來越少,卻還在支撐著養路費各種附加稅費,長久計算也不實際。
新能源車的市場保有量不斷提升,逐漸到了繳納路費的時間節點。現在新能源車市場的趨勢是新能源車補貼越來越少,而補貼是為了扶持新能源產業,等到發展到一定程度,部分不達標的新能源車型從今年也開始征收車船稅,這是大勢所趨,主張的是油電同權。
經過多年市場發展,消費市場對新能源車產品已經有了基本認知。相較于發展更為成熟的傳統燃油車,處于技術快速提升期的新能源車在豐富人們新用車場景的同時,消費者對車輛整體實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車企也唯有推出迎合市場需求的車型,才能吸引用戶吸引,這需要車企不斷提升研發實力。所以長遠來看,新能源車開始征收車船稅具有較大的意義。
此次車船稅政策調整也將鞭策企業加大對新能源車技術的投入和完善,讓消費者享有更好的產品體驗。從產品角度看,續航里程一直是困擾新能源車發展的痛點,如果能借助政策利器推動技術進步,對整個行業發展將是一大利好。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