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贏供應鏈競爭力提升的硬仗,要邁向世界一流,就是無稽之談!”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旭光又一次向供應鏈管理“開炮”。
6月27日,譚旭光主持召開山東重工集團供應鏈管理工作會議,現場講話,字字千鈞,振聾發聵,引發各界關注。
英國物流專家、克蘭菲爾德大學教授馬丁·克里斯托弗預言: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個在上世紀80時代的預言,早已成為現代企業公認的鐵律。
這不是第一次譚旭光把“手術刀”對準供應鏈管理。一個健康強韌的供應鏈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譚旭光深有體會。
這么多年來,山東重工能持續引領行業,連續四次打破柴油機本體熱效率世界紀錄,贏得全球行業的尊重,靠的是全產業鏈鏈合創新、協同攻關。
可以說,供應鏈是山東重工的“筋骨血脈”,是構建競爭優勢和壁壘的高效武器。
然而,伴隨著企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企業內部“非健康發展”問題時有發生,讓譚旭光心中警鈴大作。
未來兩年是企業競爭最激烈的兩年,已成為行業的集體共識,價格戰輪番上演,車企進入逼仄的角斗場,映射在產業鏈上,需要的是高效、精密的布局,而車企的每一場“血戰”,都把成本大山壓向了供應鏈。
山東重工要想成功邁向世界一流,當務之急要整肅和升級供應鏈。
一直以來,譚旭光致力于要把供應鏈做成共贏鏈,但是下面的人在執行時卻“走了形、變了味”。對全集團供應鏈存在的問題,譚旭光認為整體可以概括為:“供方水平差、管理無秩序、團隊不專業、協同阻力大”。
質量問題頻發、交付問題頻發、廉潔問題頻發、降本被偷梁換柱成了降質降配、供應鏈管控無序、嚴重“虛胖”、大集團集中采購雷聲大雨點小、采購隊伍專家少、混子多、采購廉潔防線仍有漏洞可鉆……
針對以上問題,譚旭光痛定思痛,出狠招整肅供應鏈管理,構建高效、安全、全球化、可持續的新型供應鏈體系。
1.從買賣關系向戰略共同體轉型
譚旭光說:“我們和供應商之間不是零和博弈的甲乙方買賣關系,而是合作共贏的戰略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2.從成本驅動向客戶價值驅動轉型
譚旭光說:“采購不能追求價格最低,而是價值最優,不要做價格“殺手”。
3.從“救火式”采購向正向系統規劃轉型
譚旭光說:“各級供應鏈管理部門拿出更多的精力主動開展戰略布局規劃、系統管理、前瞻預測,從‘拖后腿’向‘賦能型’轉變。”
4.從傳統采購模式向智慧供應鏈轉型
譚旭光說:“用人工智能為供應鏈裝上‘大腦’。”
譚旭光要求,山東重工供應鏈建設要上升到一級戰略、一把手工程,毫不妥協推進供應鏈“瘦身提質”雷霆行動,用三年時間,將集團供應商數量從現在6200多家優化到3000家,并加大國際、國內頭部供應商的引進,對質量差、技術差、裝備差的供方,年底全部淘汰。
通過全面推行采購領導跨企業交流機制、采購工程師強制輪崗機制、360°無死角監督機制,打造一支全球化、復合型、防腐蝕的采購鐵軍。
立足供應鏈管理,作為“鏈主”,譚旭光又一次帶領山東重工主動扛起了這一職責,來一場變革、打一場硬仗,促進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三鏈同構”更加高效,帶領全產業鏈穿越周期實現高質量發展。
因為譚旭光說:“真正的第一是全產業鏈共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