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集車輛公告,H股回購要約已截止。于2024年5月30日下午4時正,已就143,475,580股H股(占公司全部已發行H股的約25.44%及全部已發行股本的約7.11%)接獲H股回購要約的有效接納。
香港聯交所已根據上市規則第6.15條批準撤銷H股于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H股于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將自2024年6月3日下午4時正起撤銷。
從更宏觀的資本市場視角來看,中集車輛的私有化退市不僅是其自主的戰略選擇,更可以洞察到資本市場的宏觀動態和趨勢。
其實,中集車輛的這一舉措并非是孤立事件,而是近年來A+H上市公司私有化浪潮中的其中之一。究其根本,這背后與近年來港股市場流動性不足以及公司股價估值過低緊密相關。
簡單來說,H股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直接后果,就是其股價相對于A股市場出現了顯著的折價現象。并且隨著市場不斷發展,這種價差并未得到有效修復,反而逐漸演變成了拖累A股市場表現的一個因素。
中集車輛的退市理由,與上述情況大體一致。公司曾在公告中明確指出,第一,H股較低的交易量和有限的流動性,使得公司難以在港交所進行有效的融資活動;第二,自愿退市的實施,將有助于公司節約與H股上市相關的監管合規成本和費用。
因此,中集車輛認為,H股回購要約及自愿退市的實施,符合公司及所有股東的整體利益。
不可否認的是,中集車輛H股的溢價私有化退市,無疑為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案例。它不僅關系到中集車輛自身的發展和股東的利益,也對港股市場的結構、A+H上市公司的戰略選擇,乃至整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信市場各方將對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而這過程本身,就是資本市場不斷演進和自我完善的體現。
企業介紹:中集車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1039.SZ/1839.HK)是全球領先的半掛車與專用車高端制造企業,中國道路運輸裝備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中國新能源專用車領域的探索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