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頂層設計指導下,我國氫能產業發展路徑日漸清晰,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支持政策。
自2024年2月起,國家部委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涵蓋氫能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氫能制取、儲運、加注和應用等。與此同時,多個省市積極推出氫能產業扶持措施,涉及核心技術開發、加氫站建設、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等領域。綠氫項目獲得了特別的政策支持,將無需危化品安全生產許可,這有助于推動氫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此外,山東和成都地區推出的免收高速費政策,為氫能重卡的成本降低提供了助力,預計將顯著降低其全生命周期運營成本,比燃油重卡節省更多成本,已經展現出經濟性優勢。
隨著綠氫項目的逐步成熟,國內電解槽招標也在有序推進。截至2024年4月11日,我國已簽約或備案的綠氫項目已達478個,招標活動密集,預計將帶動電解槽需求的增長。同時,京蒙千公里輸氫管道項目也已啟動招標,進一步提升了氫氣輸送管道建設的速度。
在數據端,氫燃料電池汽車(FCV)的產銷量實現了高速增長。截至2024年4月,國內建成的加氫站數量已達432座,覆蓋了30個省市自治區。2024年3月,FCV的產量達到了0.03萬輛,銷量為0.02萬輛。第一季度的產銷量分別達到了900輛和780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9%和15%。在政策的支持和產業成熟優勢的推動下,預計2024年FCV的產銷量將持續增長。此外,2024年1-3月氫燃料重卡的累計銷量為359輛,市場份額占比3.28%,同比增長了81%。
從投資角度來看,綠氫制備的高景氣度將推動電解槽設備需求的增長。建議關注的公司包括陽光電源、隆基綠能、科威爾等。同時,儲運環節的技術突破也將帶來投資機會,建議關注蜀道裝備、冰輪環境、京城股份等公司。氫能燃料電池車的持續放量,也為億華通、濰柴動力、國鴻氫能、康普頓等公司帶來了投資價值。
然而,投資氫能產業也存在一定風險,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不達預期、上游制氫規模不達標、氫能儲運技術發展遇到瓶頸,以及氫能下游應用不及預期等問題。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需充分考慮這些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