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貫徹落實“省商用車(重卡)產業鏈提升工作專題會議”推進會在陜汽召開。
陜西省出臺的《推進全省商用車(重卡)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聚焦補鏈強鏈,強化創新驅動,全力推動商用車(重卡)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計劃到2025年,建成全國重要的商用車(重卡)產業集群。
商用車年產銷達到30萬輛,其中新能源商用車突破3萬輛,海外市場規模達到5萬輛,年總產值突破2500億元。培育百億級配套企業3戶以上,50億元以上配套企業7戶以上,全國百強零部件企業10戶以上,零部件產值占全產業鏈產值比重提升至65%以上。
骨干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等方面實現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形成創新更強、能級更高、結構更優、效益更好的商用車(重卡)產業鏈發展新格局。
此前,陜西省省長趙一德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聽取陜西省商用車(重卡)產業鏈提升工作情況匯報,趙一德指出,商用車(重卡)產業鏈作為陜西省制造業23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是支撐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要在補鏈強鏈上下功夫,運用投行思維、鏈式思維、增量思維,發揮產業引導基金作用,持續做強產業龍頭、做深產業配套、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推動商用車(重卡)產業鏈實現整體提升。
要在強化創新驅動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把科技創新作為提升產業鏈的關鍵一招,加強科技和數字賦能,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快建立以陜汽創新中心為主導的商用車(重卡)產業鏈創新平臺、整零高效協同的多企業研發中心和政產學研分工明確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多種方式,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一條龍”應用示范項目,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