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7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田汽車”或“公司”)通過電話會議的方式召開了業績說明會。
公司董事、總經理武錫斌(董事長常瑞因重要公務未能出席),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李艷美,董事會秘書龔敏,獨立董事謝瑋、王文偉,新能源業務副總裁秦志東,營銷副總裁劉旭光,財務總監李慶華,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證券事務代表陳維娟及相關人員出席了本次業績說明會,與投資者進行了互動交流和溝通,對投資者普遍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回答。
據介紹,2021年全年商用車市場總銷量為479萬輛,同比下滑6.6%,福田汽車實現銷售65萬輛(含歐曼產品),同比下降4.4%,實現營業收入550億元,同比減少4.8%,雖然銷量和營業收入均出現同比下滑,但是仍然跑贏大盤,市場占有率同比提升0.3%,穩定保持了商用車銷量第一的位次。
2021年福田汽車實現利潤總額為-49.49億元,其中涉及北京寶沃相關事項對公司 2021年利潤總額的影響共計約為-52.91億元,扣除上述寶沃事項相關因素影響后,公司利潤約為3.4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約14.88億元。主要影響因素為:①大中客銷量減少,影響利潤同比下降;②合、聯營企業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影響利潤同比減少;③上期處置沖壓業務、河北雷薩進行股權重組,影響利潤同比減少;④本期計入損益的政府補助較上年同期減少,影響利潤同比減少。
2022年一季度商用車市場總銷量96.5萬輛,同比下滑31.8%,福田汽車實現銷量14萬輛(含歐曼產品),同比下降30.8%,但市場占有率同比提升了 0.18%。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同比減少21.9%,利潤總額為1.45億元,減利約2.3億元,主要原因為銷量同比下降,影響利潤同比減少;合、聯營企業投資收益同比減少,影響利潤同比減少。
投資者提出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情況
1、受到疫情沖擊,公司對下游各主要細分市場如何評估?公司應對情況如何?
答:一季度由于受到各地疫情散發、防控加嚴的影響,商用車市場的表現明顯低于預期,尤其是對中重卡等干線物流市場影響尤為嚴重,重卡市場銷量同比下滑56.4%,中卡市場銷量同比下滑41.6%,輕微卡和客車市場影響相對較低。針對疫情沖擊,公司進行了系統部署和安排:
1)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客戶,調整產品策略和市場營銷策略,提前與目標客戶做好溝通,及時了解客戶需求,第一時間搶抓訂單,實現線索的快速轉化。
2)價值鏈各環節提前做好準備和應對,一是保證生產廠區疫情防控,二是做好長周期零部件的前置儲備,三是通過多種方式確保將整車發運的影響降到最低。
針對主要的產品業務,制定了應對策略:
重卡:緊抓疫情后中短途運輸和基建開工的市場機會,充分利用歐曼銀河、行星等新產品優勢實現市場增量;繼續借助AMT+500PS以上大動力,持續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新能源重點聚焦渣土、鋼廠、礦山及港口四大場景,整合集團資源,實現銷量大幅提升。
輕卡:新藍牌法規帶來市場需求向黃牌和標準藍牌發展,通過現有產品調整滿足重載用戶轉向黃牌輕卡的需求,通過新產品歐馬可X、奧鈴M、時代S滿足標載產品需求,利用福康和歐康動力組合優勢,既有優勢再造優勢,進一步提升市占率。
微卡:今年純電動、V1年度型、氣體機等產品將陸續到位,下一步重點做好新型重點產品的市場推廣,推進網絡精細化運營,圍繞基盤客戶,做好客戶關系維護,確保銷量增長。
海外:充分抓住海外市場的增長機會,利用公司產品線寬、產品資源豐富、銷售和售后網絡覆蓋度大、海外KD工廠優勢多的優勢,做好核心零部件保供和海運安排,全面擴大海外市場銷量,結合一季度情況,全年有望實現50%以上的增長。
其他:包括客車、輕客(VAN)、皮卡等產品,也都做出了相應的產品調整和營銷策略安排,保證占有率穩中有升,同時實現利潤同比上升或減虧。
2、福田汽車年報上陳述未來風險時,提到“未來3-5年行業可能面臨回調、銷量萎縮風險”。請問,未來3-5年,中國商用車、重卡兩大行業銷量預計有多大幅度的回調?特別是重卡行業,未來3-5年需求會回調到80萬輛以下嗎?到哪一年,商用車、重卡行業需求會逐步回升?
答:商用車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一般為5-7年,“十四五”期間將進入回調及穩定期,商用車總量預計將保持在400-450萬輛之間,其中重卡將保持在80-100萬之間。2022年受到疫情反復、經濟增速放緩、油氣價格上漲、芯片短缺等因素疊加影響,商用車市場表現低迷,預計全年銷量在400萬輛左右,這將是下行回調期的最低。從2023年開始,隨著疫情后經濟恢復增長、鄉村振興、統一大市場建設、減稅降費等利好政策的深入推進,以及雙碳戰略、藍牌新規、商用車新能源積分和四階段油耗政策的拉動,商用車市場將重回上行通道。
3、今年全年重型AMT、輕型AMT是如何規劃的?奔馳重卡將在什么時候上市?
答:AMT重卡是福田聯合采埃孚在中國市場引導出來的,歐曼AMT重卡仍將保持至少30%以上的占有率,隨著AMT需求的增長,福田和采埃孚的重型變速箱合資公司產能將達到10萬臺以上;輕型AMT是福田主導與采埃孚和馬瑞利聯合開發的,匹配輕型AMT的輕卡將于今年底上市,明年一季度大批量投放,將會像重型AMT一樣引領輕卡AMT市場的發展。
奔馳重卡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四季度上市,奔馳重卡將有兩個系列,分別搭配奔馳動力和康明斯動力,與現有歐曼重卡實現雙品牌運營,兩個品牌分工協作,全面覆蓋進口車、國內高端和中端的市場需求。
4、請公司展望一下上半年業績情況?
答:根據上交所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不能提前對公司業績做出預測,因此我們對上半年商用車行業的總體發展趨勢做一個判斷。整個商用車市場能不能有所恢復,主要還是要看疫情控制的情況,按目前的情況判斷,一季度商用車銷量為96.5萬輛,預計二季度會略好于一季度,其中:4月份需求端受疫情的影響非常大,單月商用車銷量達到了近15年的最低點,預計5、6月份隨著疫情初步得到控制,被抑制的市場需求將會逐步釋放,預計二季度商用車市場銷量在100萬輛左右;下半年隨著防疫形勢的進一步好轉,更多穩增長舉措出臺,商用車市場趨勢將會有所好轉,將會好于上半年。
5、2021年,不少商用車企業承受著芯片緊缺的壓力。未來幾年,商用車行業芯片緊缺的風險會一直存在嗎?是否有可能國產芯片替代?
答:短期來看,芯片供應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依舊會存在,對此公司一方面會加強高層領導與芯片企業戰略溝通并提前進行儲備,另一方面也會加速推進國產化芯片驗證及裝配比例,因此目前公司受芯片影響相對較小。關于國產芯片對進口芯片的替代,將需要一個過程,從節奏上看將會從車身控制器和多媒體控制芯片開始,逐步向動力控制和底盤控制芯片進行覆蓋。
6、公司剩余的虧損業務如何減虧,扭虧的安排是怎么樣?
答:公司在減虧、扭虧以及降本增利方面,做出了詳細規劃和具體安排:目前公司的虧損業務主要集中在歐輝、皮卡和發動機業務上。
歐輝業務:做了三個方面的調整,一是加大客戶訂單開發力度,今年海外客戶訂單、戰略客戶訂單增量很大,全年預計總量將超過 5500 臺;二是利用今年訂單充足的機會將制造資源和生產組織形式進行最優化匹配,大幅降低制造費用;三是歐輝廣東工廠協調政府收回,已經在 2021 年 10 月底完成了資產交割,今年歐輝客車的負擔大幅減輕,預計今年將會實現扭虧為盈。
皮卡業務:公司對皮卡業務的品牌架構、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加大戰略投入力度的同時嚴控管理和運營成本,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海外市場的布局和推廣,明年年初全新皮卡平臺將上市投放。
發動機業務:全面聚焦歐康業務,歐康2.0、2.5動力借助新藍牌法規實施的契機,依靠公司輕卡的規模優勢迅速上量。
在運營層面:主要采取兩個方面措施,第一是在價格管理上,根據市場節奏將原材料上漲的壓力部分傳遞到市場上,公司具有優勢的輕卡和新能源產品都進行了價格上調;第二是啟動利潤防御機制,對營銷費用、制造費用、一般管理費用等進行目標分解和控制。
7、在國家雙碳戰略下,商用車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以后有些商用車企業是否會需要花錢來買碳指標?福田是否已有相關的具體規劃?
答:我國國內汽車總保有量約為3.02億輛,其中商用車占比約11%,但商用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汽車碳排放總量的56%,因此商用車領域實現減碳對于我國減碳目標的實現至關重要,交通運輸部明確提出2028年全國交通運輸行業要實現碳達峰,因此商用車企業確實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企業要想達到減碳目標,一是要通過多元化技術路線實現從傳統能源產品到新能源及節能產品的轉型;二是要通過節能工藝技術及綠色能源的應用實現生產制造端的減碳。對于那些碳排放量較大、技術轉型較慢的車企,在未來雙碳目標的壓力下,如果不能及時做出調整,在一定階段內通過購買碳配額將是不可避免的。
對于公司來說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規劃安排:自2003年起就啟動新能源商用車的研發,目前已形成重卡、中卡、輕卡、專用車及客車等全系列新能源產品,今年又補充了中、小VAN和微卡電動產品;另一方面,通過節能低碳工藝的應用實現生產制造端的節能減碳,我們制定了公司級的精益用能管理制度,來實現公司全方位的節能減碳。
8、年報披露后,我看到公司在年報中首次提出來,要圍繞市占率和利潤率兩個核心指標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公司同時實施市占率和利潤率的雙考核,這個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現在很多企業只重視收入不重視利潤。我想請教一下從公司角度來看,應該怎樣使員工和股東利益更加一致?公司在員工持股,包括回購這些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
答:現在很多汽車企業陸續實施了回購及員工持股項目,包括上汽、吉利、長城、比亞迪等企業。公司從2020年開始實施為期三年的員工持股計劃,2020、2021 年已經實施完畢,后續會按董事會審批的計劃持續推出。
9、請簡單提煉一下公司在十四五期間最主要的業務增長點有哪些?
在十四五期間,公司最主要的業務增長點有兩個,分別是新能源和海外出口市場,我們將在保持傳統產品整體市場地位穩步提升的基礎上,重點在這兩個方面實現增長。在新能源方面,公司判斷到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將會達到15%左右,總量在50-60萬臺之間,公司按照 20%的市占率目標,新能源車銷量將超過10萬臺。為此,公司在新能源產品規劃和開發方面,在新能源核心技術和模塊資源方面,在業務機構和商業模式方面,都進行了戰略布局和安排,將會有力地支持目標實現。
在海外業務方面,中國去年出口總量突破200萬量,其中商用車出口40多萬輛,可以說2021年是中國汽車走向海外的元年,中國汽車產品從性能、質量、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綜合優勢,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還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海外出口市場將進入增長期。公司的海外業務基礎很好,有1000多人的團隊,網絡覆蓋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20多個海外KD工廠,截止去年已經連續9年實現商用車出口第一。今年將進一步加大海外投入,尤其是海外核心市場的產業化投入力度,明年將挑戰10萬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