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向來有“冀中南先進制造基地和物流樞紐”之稱,在這塊寶地上,有著不少歐曼的鐵桿資深用戶,進軍行業十幾載,如今自己坐鎮一個小車隊的白老板就是其中的一員。
平平無奇白老板
白老板是邢臺本地人,今年36歲,在邢臺一帶主營砂石料運輸,手里經營著四部重型貨運車,用他的話說,“生意不算大,就是小打小鬧“。嗐,不過是有車有房有存款,平平無奇小老板罷了。
“從不上學就開始玩車,最早玩的是歐曼前四后八。”白老板憶起當年,隱約透漏出少年時的意氣風發——在成為白老板之前,誰還不是個驅車策馬的追風少年,而緣分往往只是故事的開始,白老板與歐曼的命運糾葛早已超出了“緣分”二字。
擇優而選,順勢而為
“我算是歐曼起的家,那會兒08、09年吧……早先都是自己開,生意好起來就雇了司機,中間還開了幾年翻斗,現在手里有兩輛歐曼,一輛460(馬力)的開了4年多了,一輛440(馬力),今年5月底買的。”十幾年始終如一的選擇,究其原因也很簡單——“一直挺信賴歐曼的”。
別看不是自己開,白老板對手底下車輛的狀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聊起這輛歐曼國六440馬力牽引車更是侃侃而談,“這輛車現在跑了12萬多公里吧,油耗還可以,平均百公里27L-28L;舒適度沒問題,司機開著說不錯;也沒出現過大毛病,沒怎么修過,有過一點小問題我自己就處理了,跟其他幾輛比起來質量好一些。歐曼在我心目中印象一直很好,之后再選擇的可能性很大。”都說做生意的人心里都是有桿秤的,白老板這桿秤拿捏的準準的,不是沒來由的喜歡,而是有條件的信賴。
不同于很多司機師傅的叫苦不迭,聊起日益嚴峻的大環境,白老板顯得十分豁達,“已經習以為常了,其實每年都有新挑戰,說到底就是堅持干,行情好得干,行情不好也得干,我不干了別人也得干,這行業是斷不了的,從管理上、利潤空間各方面多花心思唄,而且現在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沒錢的時候才難,現在錢、人脈什么也有,總體還是向好的。”一句話,干就完了。
國家柴油車排放標準的更新周期存在不確定性,國內油價也持續居高,這是過去和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卡友們所面臨的共同困境。歐曼能做的,是通過技術創新,來努力降低車輛更迭換代帶來的成本,而卡友們要做的,是對的選擇和堅持。擇優而選,順勢而為,與時代共進,是歐曼始終秉持的原則,也是我從白老板身上看出的大智慧。
時代的發展總是給予各行各業新的考驗和挑戰,有人全力掙扎悻悻而返,有人知難而退另尋他路,能在時代洪流中吃到油頭且長青不倒的,一定是像白老板一樣懂得與時共進活在當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