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透露,貨拉拉開始啟動造車項目,以實現物流鏈條閉環和車的“數智化”,目前已開始招募新能源貨車制造方面的人才,包括新能源貨車整車產品專家等職位。
記者就此向貨拉拉方面求證,對方表示:“貨拉拉會持續招攬和儲備人才,對于造車一事,暫無可對外披露的信息。”而經某招聘平臺查詢發現,貨拉拉已發布新能源貨車整車產品專家等職位。
今年年初率領百度先行進場,緊接著,高喊"為小米汽車而戰"殺入賽道,然后是程維的滴滴、永的OPPO……手機大戰步入垂暮期后,汽車已然成為智能終端新戰場。而在造車新勢力中,貨拉拉是國內第一家布局新能源貨車的互聯網公司。
貨拉拉此次入場,其實并不令人驚訝。貨拉拉平臺官方數據顯示其擁有58萬月活司機,貨拉拉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貨車銷售渠道,主打平臺司機,貨拉拉汽車租售業務也與長安、福田、江鈴等廠商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
此前,貨拉拉創始人兼CEO周勝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過,要通過"人、車、貨、路、倉"的數智化改造實現物流效率的提升。可以推測,貨拉拉親自下場造車是實現車的數智化的重要一環,也是實現物流鏈條閉環的重要一環。
如今,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涌入造車賽道,貨拉拉欲與大廠爭蛋糕,有幾何勝算?造車,說到底,還是錢和人的問題。貨拉拉于2020年12月官宣E輪5.15億美元融資,今年年初又被媒體曝出F輪15億美元融資后,估值達100億美元,晉升為“超級獨角獸”。
在人才方面,貨拉拉員工已經超過萬人,近兩年不斷加快高端人才儲備。貨拉拉在公開渠道透露,其大量人才來自微軟、Uber、BAT等國內外一線互聯網企業,很多員工畢業于、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北京大學等一流大學,4月份在宣布原技術副總裁、美團配送事業部前運營負責人尹兵兵加盟的消息時,貨拉拉同時透露其在2021年將在人才方面投入1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