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2020年剩余的時間已不足一半,榆林市要求在年底實現的“兩個80%”—“年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要達到80%;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大宗商品鐵路運輸比例必須要達到80%”或將致使榆林煤炭行業重新洗牌。
2019年12月2日召開的榆林市交通運輸四項重點工作推進會上,榆林市副市長張勝利表示,為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國務院建設交通強國、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號召,榆林全面進行運輸結構調整,今后將鐵路運輸作為大宗貨物的骨干運輸通道。
張勝利介紹,2018年榆林生產煤炭4.5億噸,通過鐵路運輸1.9億噸,鐵路運輸僅占比40%,目前鐵路運輸任務艱巨,2020年將大力推進榆林煤炭運輸公轉鐵。
張勝利副市長表示,大力進行公轉鐵,需要明確兩個任務,即“兩個80%”:年運量在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要達到80%;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大宗商品鐵路運輸比例必須要達到80%。
而當時榆林150萬噸以上的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的鐵路專用線的接入率僅達到18%,陜西省政府要求榆林建設34條鐵路專用線,現在還有16條鐵路專用線在做前期準備工作,接下來要積極推進這些鐵路專用線的建設。
張勝利強調,榆林大宗貨物運輸任務艱巨,2020年將下大力度推進公轉鐵。如果企業不積極推進公轉鐵,煤管票的供應將逐年壓減。
榆林市鐵路辦2020年6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榆林市境內支線鐵路主要有靖神鐵路、紅檸鐵路、榆橫鐵路、小紀汗煤礦鐵路專用線,運營里程達369千米,占全市干支線鐵路運營里程的26.95%。另有郭神鐵路郭家灣煤礦專用線2.77千米正在建設。
在年產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物流園區的鐵路專用線中,已經建成的有榆林市榆神煤炭榆樹灣煤礦有限公司曹家伙場鐵路專用線7.2千米、神木市賦隆煤炭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6.4千米、偉華煤炭貨物儲運中心鐵路專用線2.7千米、神木縣紅杉鐵路集運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5.4千米、榆林市榆陽中能袁大灘礦業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4.3千米,共計26千米;在建的專用線項目有13個,共計120.57千米;另有處于前期階段的16個專用線項目,共計199.84千米。
榆林市鐵路辦指出,全市地方煤炭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與周邊資源城市相比,競爭乏力;支線、專用線鐵路嚴重不足,總量規模偏小,覆蓋范圍有限,難以充分發揮其集散功能。專用線前期投資較大,對中小企業壓力較大,除神朔等大型企業外,其他中小型民營企業難以承擔建設,仍有很多礦區缺少配套集疏運系統,無法實現貨物的快速、便捷運輸。
榆林市既有集疏運站和專用線主要集中在包西線、神大線、紅檸線、神朔線、包神線上,難以釋放干線鐵路運力。同時,國鐵由于受運能和集疏運系統不完善限制,貨物運輸國鐵所占份額很小。鐵路產權不一,國鐵、合資鐵路、地方鐵路縱橫交錯,不同鐵路網之間銜接也有一定困難。
榆林一鐵路站臺負責人介紹,“未來鐵路運輸將是煤炭外運的主要運輸方式,之前鐵路運輸僅占榆林煤炭外運的40%,以后將會占到60%。”
陜煤運銷集團榆林銷售公司數據顯示,截止7月27日,榆林銷售公司共銷售煤炭3901萬噸,其中鐵路銷售1878萬噸,雖同比增加234萬噸,但占總銷量的比重還不到一半,僅為48.14%。
如此看來。要想達到去年年末的“兩個80%”的目標,榆林市政府及煤礦均將面臨重大的變革。一些達不到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和運輸比例的中小煤礦將面臨煤管票的供應的逐年壓減,受此影響,榆林市煤炭行業或將出現整合重組情況。
榆林市位于陜西省最北部,煤炭預測儲量2800億噸,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榆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曾表示,榆林市將抓好煤礦產能核增、新建礦井投產投運等工作,力爭2020年全年煤炭產量達到4.8億噸以上。
2020年1-6月份,陜西省榆林市累計完成原煤生產2.36億噸,同比增長24%。
目前來看,榆林地區煤礦地銷普遍冷清,地銷價持續下降,而漲價煤礦主要以上站為主,或直接鐵路外運。
現在長途汽車發運非常慘淡,許多貿易商轉向鐵路發運。
截至7月30日,汾渭CCI產地估價:榆林6200大卡報397元/噸,較前一期下跌3元/噸,近期累計下跌10元/噸;榆林5800大卡報377元/噸,較前一期下跌7元/噸,近期累計下跌17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