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推出了《濰柴:國際化戰略打造千億級航母》,重點介紹濰柴2015年海外事業取得的累累成果。通過跨國并購、海外建廠、技術輸出、產品直銷等形新常態下,濰柴克服了國內行業的低迷,在海外市場持續發力,2015年銷售收入再次超過1000億元。
視頻文字整理稿
【導語】新常態下,山東重工濰柴集團實施“造船出海”的國際化戰略,2015年銷售收入再次超過1000億元。
【正文】春節期間,濰柴印度公司生產的第1000臺發動機正式下線。建成一年就盈利,濰柴的南亞市場開拓“開門紅”。
【同期聲】山東重工印度公司生產廠長 Makarand Patil:(這是)目前印度市場上功率最大的發動機,質量很好,服務業實現了本地化。
【同期聲】山東重工印度公司總經理助理 李健:力爭在五年時間內,實現年產1萬臺的規模,爭取在船機和發電市場做到市場占有率70%。
【正文】合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節拍,濰柴初步完成全球市場布局,印度、緬甸、埃塞俄比亞等基地陸續投產。歐洲法拉帝、凱傲公司的幾起并購,也開始實現盈利。
【同期聲】濰柴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 張更生:我們有一些國際尖端的技術,像游艇的技術,像液壓的技術,像大功率發動機的技術,這對于我們拓展歐洲乃至全球的業務都有很重要的支撐作用。
【正文】2015年,企業每100塊錢銷售收入中,有57塊錢來自海外市場,這得益于研發鏈條的國際化,每隔幾天,濰柴濰坊科研基地就會召開一次跨洋視頻會。五個國家,十個研發中心,通過一個平臺,擰成一股繩。
【同期聲】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發動機研究院院長 王志堅:五年以前我們整個新產品研發周期是需要32個月到3年的時間,現在我們將一個全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壓縮到了24個月,大大縮短了我們交付給客戶產品的開發周期。
【正文】依靠快速設計,現在每年濰柴集團新開發的產品型號達300個,是五年前的10倍。而在國內內燃機行業低迷之際,濰柴集團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