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用車領域,玉柴的一舉一動總是牽動著每一個卡客車人的目光,這個13年來牢牢占據中國客車第一動力行業地位,穩定保持占有60%以上市場份額的領軍企業似乎永遠潛力無窮、創新不斷,在排放升級、技術創新、產品提升等方面樹立了一個又一個行業標桿。當2015年行業市場相對低迷不景氣、新能源動力新秀紛紛搶食市場蛋糕等各種挑戰接踵而來之際,傳統內燃機企業是坐以待斃,還是即刻反擊,在2015年中國內燃機展上,玉柴帶來了多款重磅級創新產品,傳遞了它對新的市場變化的理解與把握。
2015年11月 2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的內燃機展上,玉柴展臺人氣爆棚,媒體、行業用戶、協會領導圍繞著每一款展品細細品味,從第二代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到歐六發動機,船用、發電用發動機,國5燃氣機,以及新發布的輕型氣體機,款款集合玉柴最新技術亮點的展品,成為2015內燃機展的最大聚焦點。
在這場內燃機企業最為集中的盛會上,玉柴用10款展品、一場發布會(2款高端輕型氣體機發布以及新能源動力華北交流會)帶來了豐富的市場信息,透露出其在未來新能源動力系統、國五排放升級,以及國內輕型機技術力量上的儲備與發力。
玉柴新能源動力華北交流會
亮點一:多項創新“搶眼”新能源動力市場
在市場看似步入迷局的時候,總有新的機會等待破局而出。“傳統內燃機企業在新能源動力開發上,擁有它獨有的優勢”,面對新能源客車市場發展大趨勢,一貫引領行業發展風向標的玉柴看到了新的突破口。
優勢在哪里?——那就是對整車和發動機的理解,對混合動力產品的理解,對用戶市場的理解,以及對核心技術的把握。已經連續多年在客車動力市場保持行業第一,在6米以上客車動力市場擁有65%的市場占有率,在行業保持著從國一到國五乃至歐六技術率先推出,在產品的燃油經濟性、穩定可靠性、市場適應性以及用戶需求快速反響能力等方面屢獲用戶贊譽的玉柴,具有夯實的市場數據支撐和技術儲備。
“專”是玉柴優勢的體現。勇于創新、更加懂得用戶需求的玉柴認為混合動力車輛對發動機有不同的需求,一定要滿足“專用”要求。于是,當2008年,玉柴開始投入到新能源動力系統的技術創新中,就率先提出將新能源動力列入專項,開辟“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研發項目,開始進行客車用混合動力概念機設計,這也成為玉柴繼傳統公交、公路客車、校車專用動力之后的另一面旗幟。2009年,玉柴推出第一代單軸并聯混合動力,獲得了國家科技部關注,列入國家863項目中。之后玉柴加大技術研發,2013年在第一代混動產品基礎上,再次深入電機、電控系統,并推出第二代單軸并聯式混合動力產品,相對第一代產品節油率在20-25%的技術水平,第二代混動產品節油率達到40%以上,極大滿足了用戶對車輛環保和燃油經濟性的雙重需求,也打破了用戶一直備受困擾的“節油率不高”的尷尬。
玉柴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
“快”是玉柴優勢的第二個體現。截至目前,玉柴在當前最受市場認可的幾種技術路線——并聯式混合動力、混聯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系統,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其中,并聯混動系統從之前的“100千瓦電機+離合器+5擋變速箱”滿足10-12米客車需求的解決方案,延伸開發出“60千瓦電機+離合器+4擋變速箱”以滿足8-9米客車需求。混聯模式上,玉柴創新式提出“飛輪電機集成式混聯系統”,相比第二代產品結構更加緊湊,主驅動電機峰值功率可以達到200千瓦,實現2500N.m扭矩,滿足更復雜工況需求。純電模式上,玉柴則擁有8-12米動力系統方案,防水性能達到IP67等級,并提供8年的質保服務。
在“專”的設計理念中,玉柴多項創新技術得到了應用。比如,“停機延遲潤滑”解決方案的提出,通過增壓器延遲潤滑的裝置,可以在發動機停止運轉,增壓器軸承處溫度升高狀態下,避免潤滑油產生硫化、結焦導致軸承磨損等情況出現。同時,優化“萬有特性”最低油耗區,優化后更加側重于中低速及中低符合工況,更加適合混合動力車輛對發動機的性能需求,從而提高混動車輛的節油率。
根據2016-2020年新能源車輛補貼政策標準看,玉柴的這些技術創新意味著,按照2016年起補貼主要按照純電動續駛里程來衡量,采用玉柴的插電式并聯混合動力系統拿到的補貼將更多,而代表經濟性的重要指標——節能率也將大幅提升。并且,在未來8-9米混合動力車輛或將成為新的增長點上,玉柴混動專用發動機的升級,將為用戶帶來更多更好的選擇。
事實上,隨著市場應用的益發成熟,玉柴新能源動力系統已經進入新一輪的“收獲期”,截至2014年12月銷售數據顯示,玉柴混合動力系統已經完成3000多套的市場應用,產品性能穩定可靠,最長里程40萬公里無故障,獲得了用戶一致好評,在武漢、廣州、蘇州、昆明、長春、長沙等國內各大城市得到廣泛應用。
亮點二:國五產品全線覆蓋,歐六發動機繼續“引領”行業
展會現場,除了第二代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讓我們眼前一亮,同樣聚焦行業眼球的就是,玉柴帶來的歐六發動機以及國五產品代表。
“排放升級一直是玉柴的工作重點,今年除了在北京市率先投放歐六產品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完成國五產品的全面覆蓋。”據玉柴股份銷售公司車機開發部副經理譚雪峰介紹,目前YC6J和YC6L等國五產品各種公告已經準備完成,并跟宇通、金旅等國內主流客車廠家展開了生產準備,在接下來,玉柴將完成從90馬力至380大馬力全系產品的國五升級工作,迎接2016年全國在繼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之后,將迎來的新一輪“國五”風潮。
玉柴歐6發動機
除了排放標準的升級之外,玉柴在國五動力產品升級中,還充分融入了玉柴動力深入“低速大扭矩”的開發思路,通過優化增壓器、噴射系統等方面實現國五產品低速大扭矩的產品發展新趨勢。比如,在以前國四發動機900轉實現扭矩1050N.m的基礎上,提升到1200N.m,而按照以前12米車的動力性需求可能要用到5.125后橋或者更大速比后橋,但現在只需要用到4.875速比后橋,就能滿足動力性需求,從而提高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交流會上,譚雪峰表示,近幾年來,在燃油經濟性方面,玉柴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力于玉柴建立的“客車專用動力總成匹配”分析平臺以及在全國公交、公路客車采集到的典型客車使用工況信息,玉柴動力產品在整車匹配優化、集成設計、低速節能表現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也協同客車企業推出了代表性產品。比如2014年與大金龍聯合推出的大金龍小龍威9米客車,通過加強增壓器低速優化,偏重低負荷油耗優化技術,一改之前適配YC6J +4.11速比后橋模式,推出YC6A+3.545速比后橋搭配組合,成功使得車輛的燃油經濟轉速從1650轉降低到1300轉,在既滿足動力性,滿足排放升級同時,使車輛發動機轉速做到最佳經濟油耗區,成功實現百公里降低油耗3升的傲嬌成績。同樣,在與安凱客車合作開發的黃金動力上,通過在12.7米車上適配YC6MK發動機,使得車輛的百公里油耗從23升降至18.22升,為客戶帶來顯著經濟效益。
玉柴歐六產品,同樣延續最優匹配設計理念,對進氣、排氣系統等方面持續優化,以滿足顆粒排放和燃油經濟性要求更高的需求。這款采用DOC+DPF+SCR技術路線開發的歐六產品在年底將有48臺搭載福田歐輝客車率先在北京實現小批量應用,是行業內首款歐六動力產品,也將是國內首次實現批量應用,對推動行業技術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玉柴一貫實力的延續,也是玉柴對國內節能減排工作的重大支持。
正如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艾毅副處長在玉柴新能源動力交流會(華北)上指出,PM2.5是全民關注的焦點,在排放污染源中,機動車排放占比高達42.5%,而在這之中,重型車又占到機動車排放污染50%以上。玉柴在排放升級方面的持續創新對排解PM2.5壓力做了很大貢獻。艾處長指出,好的產品離不開多年來技術研發的積累,玉柴再一次率先推出歐六產品,體現了玉柴公司強大的社會責任意識。而這也絕不是玉柴的第一次突破。回顧過去,從1999年北京實施第一階段排放標準,到今年國五標準的推出,每一次玉柴都是第一個率先反應,為北京公交提供更加先進、節能環保的動力產品。尤其去年北京公交對8000多輛國四、國五柴油公交車進行排放改造,在玉柴的大力配合下,成功實現單車氮氧化物減排60%以上。會上,艾處長呼吁行業,向玉柴看齊,齊心節能減排。
亮點三:輕型氣體機新品亮相“完善”產品鏈
在玉柴的展位,還有兩款輕型天然氣產品——2.98升的YC4FAN和4.7升的YC4EGN,它們是此次展會玉柴重點推介的對象。
玉柴發布2款高端輕型氣體機
這兩款機型主要定位于5.5米-8米中客,輕客,輕型車,包括城市環衛車,運輸車等。這兩款產品的功率從90馬力覆蓋至170馬力,其中3升的YC4FAN功率在90-115馬力,4.7升的YC4EG功率在140-170馬力。它們的面世,將補齊玉柴產品鏈條,覆蓋160馬力段“空白”領域。
據悉,當前市場對現存3升輕型氣體機的質量和使用效果并不滿意。而玉柴新推出的YC4FAN是在原有的YC4FA柴油機成熟產品延伸開發的氣體機型,柴油機型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已經做到26萬公里,在成熟的本體基礎開發,再加上玉柴豐富的天然氣系統研發經驗,讓這款新品一經推出便備受關注,受到用戶的高度好評。而在實際運用中,這款3升輕型氣體機適用范圍廣泛,可以應用于物流車和環衛車等市場,尤其用作環衛車的上裝動力非常合適。
另一款4.7升的YC4EGN也是在之前成熟的YC4E平臺上進一步優化,高度集成的一款天然氣產品,這款發動機在卡車市場主要針對公路輕卡以及城市物流,在客車市場是用于7.5米-8米左右的公交車。其最大的亮點在于其彌補了160馬力這款市場的空缺,可滿足7.8-8米前置客車的空白需求。譚雪峰指出,當前市場140馬力和180馬力段產品比較多,但是160馬力是個斷檔。“以前廠家采購考慮到一次采購的成本,不會針對這個馬力段采購,成本采購差異會很大,大家對這塊市場就不抱非常大的信心,所以發動機廠家不會做這么細致的開發。”而這就是YC4EGN的市場機會。
其實,早在3年前,玉柴就開始研發這兩款產品,此前一直在做開發驗證,今年通過技術降成本、商務談判等多種手段把成本降低,大大提升了這兩款機型的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玉柴在質量上所做的努力,也給這兩款輕型機加分不少。比如,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可靠性方面,玉柴通過核心部件采用進口件,用上進口燃氣系統噴嘴,以及進口材料的氣門和座圈,并對火花塞、噴嘴結構進行優化。
還有,就是將氣體機的壓縮比從行業的11:1提升到12:1,提升機器的響應性和經濟性,并通過不斷優化增壓器,加強低速經濟性。同時,氣體機CNG高壓減壓器,終身享免維護服務。
在安全方面,玉柴在安全隔熱、排氣管采用包裹三明治全封閉形式,加強增壓器高溫區防護處理,從材料上對天然氣管路進行強化,使其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抗疲勞性,同時線束采用125度超國標開發標準。
產品的到位,技術的提升,以及市場定位的組合優勢,讓這兩款發動機前景非常明朗。譚雪峰表示,首先這兩款氣體機面向的是銷量比較大的5-6米車市場,市場空間很大,再加上根據今后混合動力技術發展變化,產品在適配混合動力車輛方面也有很大機會,可以說,未來市場機會還是比較看好。目前,玉柴3升輕型氣體機已經跟金旅,恒通等廠家有樣車陸續推出,將為終端用戶帶來更多選擇。在天然氣動力市場占據51%市場份額的玉柴又添了得力的武器。
無論在重型機市場,輕型機市場,亦或是新能源市場,譚雪峰認為,玉柴總是能從中尋找到新的開發機會,因為總有新的市場需求。事實上,在商用車市場相對不太景氣壓力下,玉柴用漂亮的市場作戰表現開辟出了另一片天,在農用機械,船用動力,以及海外出口市場表現突出。從今年出口情況顯示,玉柴今年海外出口增幅有望達到40%以上。其中,客車出口有望達3萬臺,而卡車出口也將可能達到1.5萬臺,產品遍布東南亞,非洲,南美,歐洲,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多面發力的玉柴,在不斷收獲著新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