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晏平在北京接受廣西新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玉柴集團2014年年初提出以企業轉型升級為核心的二次創業,實際上也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更是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企業要順應國家的發展,適應經濟新常態。
晏平代表說,近年來,玉柴集團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體系、企業的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儲備已經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新常態下很明顯的就是企業的產品訂單已經遇到了新的挑戰。這個挑戰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不像過去有4萬億的刺激下訂單大規模的增加;二是中央的節能減排、經濟結構調整對企業的產品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去年年初玉柴提出了以轉型升級為核心的二次創業。
晏平代表認為,二次創業最終的目的就是在新常態的經濟下,努力實現把企業的競爭力提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我們堅持‘有收有放’的原則,‘收’就是把‘拳頭’收回來,把我們有核心產品的,我們有人才聚集的,我們在行業有話語權的‘拳頭’收回來。‘放’是通過結構調整把一些高能耗的,技術積攢度不高,國家不支持發展的放棄了。”晏平代表說。
同時,玉柴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以轉型升級為核心,大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晏平代表說,從一年多的實踐來看,我們在發動機的平臺里做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去年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雖然說行業的發動機整體下滑了10%,但是玉柴自身的份額上升了1.5%,去年是發動機板塊效益最好的一年。
晏平代表表示,從集團公司的層面來說,如何規避投融資的風險、如何調整產業的結構,最重要的就是要舍得“有收有放”,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陣痛,特別是對企業主要領導來說,有些產品培育了五六年,由于國家經濟結構調整了還要放棄掉,這種陣痛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考驗。
一年多來,玉柴集團在二次創業中,產業的健康度得到大大地提高,產業的競爭力也得到很大提升。玉柴計劃通過三至五年的時間完成整個集團的二次創業,到那時候,玉柴核心產品的發動機在國家的話語權可能更高。
“玉柴發動機的板塊在國內一直排在第一位,但是我們在歐洲、在國外的市場份額還不太夠,所以我們最大的夢想是在三到五年把發動機在海外的市場份額爭取上升到20%左右,這才能真正體現出玉柴產品走向國際的根本目標。”晏平代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