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以“智能城市與汽車產業:中國與世界”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汽車產業高峰論壇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上海校區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聯合主辦,上海國際汽車城協辦。
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總裁黃剛
眾多行業領袖、知名學者及政府官員共同聚焦中國及國際汽車產業未來格局,圍繞“智能城市與汽車”、“智能城市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城市、新型消費者與交通運輸”、“展望未來”等四大主題,探討影響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論壇共吸引了300余名來自汽車業界的精英及70余家中外主流媒體參加。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說到汽車,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今天我們很多談的都是乘用車,而今天我主要講一下商用車領域,主要是講卡車。組委會給了一個很大的題目,我想結合城市這個話題,可以盡可能的關聯起來來做一些介紹。
首先卡車和乘用車是不一樣的,它是作為公路運輸的工具。他是從A點到B點把我們的貨物進行轉移,在所有運輸方案當中,卡車作為運輸工具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包括和鐵路、航空相比有更大的靈活性,而且現代城市的發展,是離不開高效的物流的組織,比如說現在電子商務,阿里巴巴這樣的今天下單明天就到我們的門口了,靠的是什么?卡車是做了很大的貢獻的。
卡車不僅僅運行在城市當中,也是連接城市和鄉村。城市和城市之間這樣的一個連接的工具。為現代城市化建設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和貢獻。
中國的卡車行業,我是來自東風商用車,主要是中重型商用車,就是6t以上的卡車。卡車行業在過去10年里有非常大的進步,不僅是規模增長近100%,而且我們的產品、技術質量等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發展。但是現在也面臨很多的挑戰,驅動卡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因素,我這里列了出來。包括我們正在面臨結構調整的宏觀經濟環境,包括公眾對環保、安全和節能這些話題的關注。
還有法規在這些方面的強化,同時運輸行業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技術的進步包括互聯網的技術,和汽車相關的電子技術,新能源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這些都是驅動卡車行業不斷前行的一些重要的因素。
這里我想把法規和運輸行業的趨勢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然后我們來看卡車將會面臨什么樣的發展趨向。過去的10年中國政府不斷在安全、環保方面推出越來越嚴格的法規。特別是排放方面,現在正處于歐III向歐IV轉變的過程。不僅是排放,在安全方面也是在加強。
另外一個運輸行業的趨勢是卡車行業服務的對象。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運輸行業是非常發散的,也就是說非常不集中,很多都是個體用戶,他們買一兩臺車,以一個家庭為單位就組織運輸,運輸效率相對來說比較低,但是運輸行業本身也在快速變化,特別是由于公路道路交通條件改善,高速公路這些年的發展,再加上快遞業的發展,像德邦、順豐這些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行業本身也在走向集約化,特別體現在快遞行業。
五年前,中國的物流公司前20家所占份額不到2%,但是我們現在看到零單快遞行業,他們的集中程度,前20家的份額已經達到了2/3,所以這是非常快的一個進步。由此帶來很多的變化。個體的用戶不是太追求效率,他可能對價格非常的關注,但是物流公司,集約化之后,他會對整個周期內的成本更關注。另外他們會對運輸組織效率要求越來越高。
因此卡車行業在這樣的因素驅動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未來是什么樣的趨勢,首先從市場規模來看,過去10年已經達到了100萬臺的中重型卡車的需求。這是什么樣的概念,就是全球40%的中重型卡車市場在中國,我們的市場規模把歐洲和北美相加還大。但是在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的情況下,未來十年中國的卡車市場不會持續的高增長。接下來5年市場還會比較穩定,有升有降,總體保持100萬臺的規模。
但是再接下來5-10年時間里,我們會發現中國的卡車市場會出現下降。這個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本身的轉型,現在沒有那么大強度的針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沒有那么多的煤炭開采和運輸。但是物流的這部分的量會增加。所以會從工程車輛轉向物流車輛。而物流車輛因為公路條件改善和物流行業本身的集約化帶來的效率提升,同樣的物流量不再需要以前那么大的需求量。所以卡車需求在中國會出現逐步下降的趨勢,這是一個挑戰。
同時,我們也看到它在發生很多結構性的變化,從工程用途轉向公路用途,城鎮化的建設會帶來物流很多的機會,包括城市本身的發展,也是對卡車有很多新的要求。未來除了規模會發生變化之外,我們看在卡車行業會有很多趨勢性的變化。比如說我們作為卡車制造商來說,我們的發展方式恐怕就要從粗放型依靠規模增長獲得生存未來要變成可持續的盈利增長,規模不增長甚至下降的情況下,我們還是要生存。
同時我們要考慮全成本,怎么樣應用我們的技術改善成本,支撐物流行業效率的提升,還有商業模式的發展。特別是今后的技術越來越復雜,這樣的話,我們要成為一個解決方案的商業模式。當然還有全球化的的影響。
短中期卡車技術的趨勢來看,3、5年之內,客車技術關注的焦點是什么?可能首先關注的不是智能卡車,而是如何幫助汽車行業降低總得擁有成本。特別是油耗,現在的油耗占到汽車運行成本的40%,怎么樣幫助物流行業降低油耗,同時要提高車輛可靠性,特別是在零單快遞行業,像德邦這樣的次日達產品,你的車輛可靠性是要提高的。但是過去,中國運輸拉煤的時候,超載是最好的,現在不能超載了,物流車輛可靠性就變得非常重要,包括未來車輛的維護成本。第二個是減排,減排明年要實施CN4了,這是一個非常曲折的過程。我們連續推遲了三次,所以明年總算是要徹底實施了,而減排是一個焦點,能夠嚴格達到CN4的排放標準,對卡車行業來說還是一個挑戰,但是我相信明年將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安全現在講卡車是公路的安全殺手。實際上這里有車輛本身的問題,比如說過去嚴重的超載,我們主機廠很難研發出超載200%車還是安全的條件。還有一些交通駕駛的習慣和道路的條件等等。但是現在條件都在改善,從主機廠來說我們要開發安全的車輛,包括ABS技術的應用等等。
還有一個趨勢就是專業化,原來我們一個東風140,一個解放141我們包打天下,都是靠這兩個卡車來從事運輸。現在物流運輸有干線的運輸,但是我們在市內的配送就有中輕型車輛,還有最后一公里的車輛,這是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的。一臺車無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包括城市環衛用車這樣作業車輛也是需要的。
著眼將來,結合智能城市,未來卡車的技術方向可以歸結為三個關鍵詞,一個是綠色卡車,一個是低碳卡車,第三個是智能卡車。這三個趨勢也在支撐著智能城市的發展。綠色卡車,未來十年,我們國家的排放法規也會升級到歐6的水平,歐6是什么樣的狀態,在歐洲的空氣質量,使用環境下,車輛的排放物,尾氣會比歐洲的空氣更干凈,這就是非常大的變化。
第二個就是低碳,低碳對卡車而言,我們認為最主要的任務是降低燃油消耗,不一定是新能源汽車,因為卡車比如說干線運輸,可能更適合用傳統的內燃機的升級的技術。讓傳統的內燃機可以煥發青春。當然我們有很多節能技術。比如說美國在超過卡車的項目上,使卡車油耗降低50%,包括降低車輛本身的空氣阻力、滾動阻力,還有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包括廢氣的回用,能量的回收等等這樣一些措施,可以保證油耗降低。同時代用燃料,比如說我們國家有一些地區有天然氣的需求。
最后一點就是智能卡車,像連接、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我非常同意Carlos先生的意見,未來卡車將會利用自身的優勢提高自身的效率,謝謝大家。